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573章 太阳般耀眼
    第573章太阳般耀眼

    隨著交流的加深,陈景恪更深刻的感受到,约翰·胡斯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这样的人非常难以欺骗,普通的逻辑陷阱对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反而会被对方看出破绽。

    所以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去掉了许多比较明显的坑,用词也更加的谨慎。

    有时候明摆著挖坑了,却还会主动提醒对方,这里有问题要慎重。

    比如关於如何构建族群认同感,他就如此说道:

    “塑造族群认同感,除了在歷史中寻找共同点,还有一个简洁有效的方式。”

    “我们华夏有句俗语,货比三家;还有句话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很多事情只说正面,很难让人產生深刻的印象。”

    “通过比较,更容易让人感受到差异。”

    “这个道理用在此处,也同样是適用的。”

    “在寻找共同点的同时,强调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更容易塑造认同感。”

    这个道理並不复杂,其实约翰·胡斯自己也想到过这一点。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只是他才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论。

    此时经陈景恪这么一点拨,犹如云破天空一般,高兴的道:

    “受教了,不瞒您说,其实我亦有此想法。”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陈景恪接著又严肃的道:

    “但我不建议你使用这个方法。”

    约翰·胡斯先是疑惑,然后露出深思之意。

    陈景恪没有打扰他,任由他自己思考。

    房间就这样安静了下来,钟錶“噠噠噠”转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流逝,很快就过去了一刻钟。

    约翰·胡斯猛然倒吸一口凉气,恭敬的道:

    “尊敬的智者,我明白了,感谢您的指点。”

    陈景恪心道,果然厉害啊,这么快就参透了其中的玄机。

    强调差异,確实更容易塑造族群认同感,可也同样会自外於其他族群。

    到时候必然会受到其他族群的打击,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欧罗巴那种械斗不断地地方,贸然搞什么族群独立计划。

    秒秒钟会被其他势力教做人,

    只是稍稍调拨,约翰·胡斯就能参透其中的玄机,確实无愧於他学者的身份。

    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陈景恪这一次点拨,不亚於帮他挽回了一次灭族危机。

    让约翰·胡斯对陈景恪更加的感激和信任。

    这真的是一位拥有大胸怀的智者。

    慈寧宫,老朱、马娘娘、朱標齐聚一堂。

    他们三个大閒人,组成了一个问题分析小组。

    陈景恪给人上课,他们也会在宫里开小会,探討其中的玄机。

    一来是看看能不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帮著查漏补缺。

    不过很多时候,这个小组都会变成陈景恪夸夸团。

    老朱对著密信,分析道:“以欧罗巴的局势,以及这个极西人所在族群面临的恶劣环境。”

    “就算景恪告诉他这么做的危险,他依然会去做的。”

    马娘娘嘆道:“形势所迫,就算明知是毒药,也得试著尝一口。”

    “而且就算他不去做,在实践中也必然会有人发现这一点,然后去做。”

    “无论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景恪都是清白的,没有人能质疑半分。”

    朱標讚嘆道:“景恪的计谋藏的真深啊,如果不是信任他的为人。”

    “我真会误以为,他对那个极西人倾囊相授了。”

    老朱笑道:“连你都有这种想法,那个极西人就更不会怀疑了。”

    “咱估计,这会儿他都恨不得將景恪供起来。”

    “就算有人告诉他,景恪在算计他,他都不会相信。”

    “这才是绝世阳谋啊,將一切都告诉你,你还是会往坑里跳。”

    马娘娘说道:“这种局,全天下也只有景恪一人能布的出来了。”

    老朱和朱標都不禁点头,同时在心中庆幸。

    还好他们早早的就发掘了陈景恪,並加以笼络,

    他们更加庆幸,当初笼络的方式不是高官厚禄,而是用的感情牌。

    重感情,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弱点了。

    如果他没有这个弱点,那后果老朱已经不敢往下想了。

    讚嘆了一会儿,朱標又说道:“景恪的计谋恐怕不止这些吧?”

    老朱肯定的道:“绝对不止这些,咱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后面的內容了。”

    陈景恪的计策肯定不止这些,在取得约翰·胡斯的信任之后,他开始聊更多的东西。

    文学、政治、哲学、军事等等。

    当然,聊的更多的还是政治和歷史。

    他还不只是单方面的传输知识,在聊的同时,也在从约翰·胡斯那里学习一些东西。

    而且他做的非常坦诚,很直白的告诉对方。

    我对西方文明的了解很片面,咱们交流对我也是一种进步。

    约翰·胡斯反而更加的佩服他的谦虚。

    在后来的回忆录中,一次又一次的盛讚东方智者对学问的虔诚和谦逊。

    隨著对东方文化的了解越深,约翰·胡斯就越是迷茫。

    並对欧罗巴文明產生了怀疑,甚至西方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全面学习华夏。

    甚至一度想要用华夏思想,来重塑自己的族群,乃至改变整个欧罗巴。

    当他將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陈景恪被嚇了一跳。

    你要真这么干,我不是白白浪费口舌了吗,连忙说道:

    “每一个文明,都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產生和发展的,是最適合当地生態的。”

    “就如草原会诞生游牧文明,平原会诞生农耕文明—”

    “强行违背这种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失败。”

    “就如,在草原发展农业,往往事倍功半。”

    “大明击败北元,占据了整个草原,却也只能开闢少量农田。”

    “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畜牧生活。”

    “之所以如此,就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

    约翰·胡斯点点头,他对大明也已经有所了解。

    知道大明在草原採取的策略,修筑城堡建立城池,將草原划分区域,不允许隨意游牧但总体上还是延续了畜牧为主的生活。

    是大明不想改变生產结构吗?

    不是,而是没有办法改。

    就算强行改,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此时,他也已经明白了陈景恪的意思。

    西方文明,是受到极西环境的影响產生的,是最適合那里的生態的文明。

    华夏文明固然优秀,可到了极西之地就会水土不服。

    就如不能在草原搞农业,是一个道理。

    陈景恪见他懂了,终於鬆了口气。

    不过怕他犯浑,还是继续说道:

    “极西文明曾经也辉煌过,且不说传说中的古希腊时期。”

    “就说罗马,它就几度创造了辉煌。”

    “只是因为基教的极端化,让你们进入了黑暗时期而已。”

    “华夏也曾经陷入苦难,可我们都走过来了。”

    “並且每经歷一次苦难,我们的文明都会迎来一次升华。”

    “华夏文明现在的优秀和强大,不是凭空得来的。”

    “而是一位位仁人志士拋头颅洒热血创造出来的。”

    “所以我深信,所有的苦难都是一时的。”

    “总会有觉醒者站出来吶喊,唤醒所有人,唤醒新时代。”

    “就如你现在所做的这般。”

    “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带领你的族群,找到最適合你们自己的道路。”

    “总有一天,极西文化也將迎来属於自己的曙光。”

    一番话说的约翰·胡斯热泪盈眶,竟然叩拜在地抱著陈景恪的鞋子亲吻:

    “伟大的智者,感谢您的指引,约翰·胡斯將永远铭记您的教诲。”

    陈景恪不是第一次经歷这种局面了,早就能做到处之泰然。

    他任由约翰·胡斯完成礼节,才开口说道:

    “我並不能给予你任何实质性的帮助,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

    约翰·胡斯虔诚的道:“不,您已经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东西,勇敢、信念和知识。”

    “能跟隨您学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运。”

    又是一番没营养的吹捧,约翰·胡斯才从狂热中清醒过来。

    之后两人就探討起了文明的演化问题。

    陈景恪再次趁机告诉他,只有自己的才最適合自己。

    我在大明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但所有的变革,都不是凭空產生的。

    是基於之前已经存在的思想,推陈出新得出的。

    所以才能获得那么多人的支持,才能如此顺利的被人所接受。

    在他的劝说下,约翰·胡斯终於恢復了信心,放弃了华夏化的想法。

    另一边,老朱、马娘娘、朱標三人也是面面相。

    朱標无语的道:“景恪用力过猛了啊,竟把那极西人说的迷失自我了。”

    老朱摇摇头,说道:“倒也不能说迷失,换成谁都会自我怀疑的。”

    马娘娘附和道:“是啊,景恪说的好啊,货比货得扔。”

    “將极西和华夏作对比,他们可不就显得一无是处了。”

    “不过那个极西人也果真是一位大学者,这么快就清醒过来,並重新拾回自信。”

    “难怪景恪如此重视他。”

    “只要他不中途身死,將来必然会有一番大作为。”

    老朱露出白森森的牙齿说道:“有大作为好啊,他越有作为咱就越高兴。”

    聊欧罗巴的现状,就避不开宗教问题。

    陈景恪对基教並没有进行太多批判,也没有告诉约翰·胡斯该如何与基教做斗爭。

    他只是將宗教的本质,告诉了对方。

    最初是对自然伟力的崇拜,后来寄託了期望。

    现在宗教的作用,已经演变成了,为人类提供精神寄託和终极关怀。

    这个道理他曾经给老朱他们讲过,此时不过是重新拿出来讲了一遍。

    当然了,今天讲的和之前给老朱他们讲的,还是有所区別的。

    很多关键信息,可不能就这么说出来。

    即便如此,对约翰·胡斯来说,这个理论依然非常重要。

    为他处理基教问题,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除了以上这些,他们聊的最多的,就是极西的制度变迁。

    这个话题也是约翰·胡斯提出的,他想为自己的族群设计一套適合的制度。

    陈景恪自然也是乐於討论这个问题,因为他要布的第二个阳谋,就是关於政治制度方面的。

    两人一个有心一个有意,自己谈的非常舒服。

    从古希腊歷史,聊到了罗马,再聊到了现在。

    將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制度,全部拿出来剖析了一遍。

    期间陈景恪对公民选举制度,给予了高度讚扬。

    並將其称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制度之一。

    已经对他完全信任的约翰·胡斯,果然没有丝毫怀疑,轻鬆就被他牵著鼻子走了。

    话题越来越多的开始往公民和选举制度倾斜。

    陈景恪不光夸,还指出了很多缺点。

    比如如何才能选出最適合的人?普通人又怎么知道,谁才是最適合当国家元首的那个人?

    罗马所谓公民选举,其实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参选。

    只有大贵族才有这个资格,也只有他们才能被更多人熟知。

    可真要这么做了,岂不是又走了罗马的老路?

    而且大贵族代表的是贵族利益,真的愿意为全民考虑?

    这一点约翰·胡斯自己都不信。

    如果贵族真的能做到公平,他还何至於跑到大明来求学?

    陈景恪趁机提出候选人制度。

    最好是组建政党,先由政党內部推选合適的对象。

    政党的力量肯定比个人要强大的多,能够利用各种渠道为候选人拉票。

    政党推选出来的候选人,可以公开演讲。

    向所有人阐述自己的思想,以及当选后会做哪些事情。

    让公民自己来投票,决定选谁。

    “华夏圣人孔子曾经说过:近者悦,远者来。”

    “这句话的本意是,统治者要让住在这里的百姓高兴,要让辖区外的百姓仰慕,並主动迁徙过来。”

    “通俗点翻译就是,百姓会用脚投票。”

    “哪里的统治更加人性化,百姓就会往哪里迁徙。”

    “同理,百姓认为谁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就会將票投给谁。”

    “在这种情况下,选出的元首就算不是最佳选择,也绝不会是最差的。”

    约翰·胡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不禁讚嘆道:

    “您的智慧让我感到渺小。”

    陈景恪趁机提议三权分立。

    立法、司法、行政,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而且为了平衡族群內部个阶层的利益,他还提出了上下议院制度。

    “改革其实就是重新分大饼,如果无法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必然导致强烈反扑。”

    “欧罗巴被贵族政治统治数千年,贵族势力强大,你的变革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

    “上议院全部由旧贵族组成,他们拥有审核权和有限驳斥权——”

    “下议院才是真正的民选机构,这里的参议员全部都为民选。”

    “它还真正掌握著立法权,並且下议院的多数派可以组成政府,协助元首处理国家事务。”

    除此之外,陈景恪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变革方向。

    约翰·胡斯彻底被震惊到麻木。

    他敢確定,陈景恪以前对西方的了解確实有限,很多问题都是自己告诉他的。

    可现在,他竟然能提出如此细致完善的变革方向。

    这是何等的智慧啊。

    “尊敬的智者,您的智慧就像太阳般耀眼伟大。”

    “在您面前,我就是那微不足道的尘埃。”

    陈景恪也长吁口气,终於將你小子给忽悠住了。

    西方彻底完了。

    然而正得意的他並不知道,慈寧宫的老朱看到这些信息,已经著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