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九国联手能够勉强抵挡住炎国,只差一些的那种情况。
明古还真要考虑一二,插手一把,助九国渡过这一关,让他们继续纠缠著炎国。
但现在,燕国都已经灭了。
南方拔剑弩张的局势,很快就会暂时落幕。
大乾插手又有何用?
凭白失了这些年的低调,还会引来炎国、命国更进一步的敌视,没有必要。
接下来,继续暗中插手,给八国一些帮助就是了。
让明古略有些期待的是,不知其它强国会不会插手?
大乾眾臣明白皇帝的意思,也是同样的看法和期待。
继续看著南方的情况。
西南部、东南部,此时都是一片寂静。
诸国谁都不想直接开启国运之战,那是几乎找死的行为。
可就这么散去,诸国联盟也是不愿的。
如果没有一个说法,就如此看著燕国灭亡、而无动於衷,就此作罢。
那接下来,诸国联盟就真的会被炎国一一消灭了。
局面似乎一下子僵住了。
人族各国则是跟大乾一样,个个都在沉默,继续看著。
想趁机打压一下炎国的,其实並不少。
可也跟大乾一样,此事炎国做的太乾净利落,根本不给他们插手的机会。
燕国都要灭了,这时候插手,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各家都有对手,谁也不愿这时候得罪炎国、命国。
一个个的自然皆是沉默。
“此番我大炎灭燕国,只因燕国乃妖人之国,且残暴不仁,奴役我人族百姓,当诛。
还望各位能善待百姓,更望诸位、不要与妖人为伍,自甘墮落。”
就在这时,僵硬的局面中,圣光朗声道,颇有些大义凛然的態势。
说完,就主动收敛气势,示意此战就此罢休。
留下八国联盟帝王脸色更为难看,楚、匈等国也是。
尤其是其中的妖人之国。
这是赤裸裸的挑拨之言。
蒙、狼等妖人之国,同样神色一变。
这將他们也都牵扯进去了。
又是一阵无声的寂静,命国、蜀国也收敛了气息,表示態度。
面对这等虽然实则没给多少面子,但表面上好列给了一个台阶的情况,楚、匈等国先一步收敛。
八国联盟的帝王个个面沉如水,可也终究还是收敛了气息。
他们不敢直接拼命的情况下,只能先隱忍下来,再商量如何对付炎国。
转眼间,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就此有些虎头蛇尾的落幕。
包括大乾在內的诸国皆是失望的收回目光。
可惜了!
大乾君臣心里都可惜地摇摇头。
九国联盟、包括楚、匈等国,都太不中用了。
乍一看,是人多势眾。
但到了关键时刻,却是一盘散沙。
竟然真这么让炎国全身而退了。
没用。
“陛下,由此战可见,诸国联盟终究还是各有心思、一盘散沙。
燕国被灭,接下来八国、以及楚、匈等国,迟早会被炎、命一一所灭。
区別是能拖延多久的时间?
能消耗二国多少的力量?”刘书温篤定道。
眾人点头,表示赞同。
此次九国联盟的表现,太让他们失望了。
商议了一番接下来如何对八国联盟,以及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后,话题一转。
“炎国的国运,已达一千余万界。
命国的国运,则达一千一百五十余万界。”明古肯定的道。
隱藏自家国运的真实情况,也是诸国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做的。
除了国运之海位置的高低外,最重要的还是隨著国运愈强后,本身就难以被窥察。
即便是明古,也不能確定,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情况,只有当其国运接近全力爆发时,他才能肯定自己看到的。
刚刚他便是趁机看清了两国的国运。
不得不说,两国的国运都很强大。
命国比现在的大乾,也只少了两百多万界。
要知道,此时的大乾已经吸收了蛮国残余国运中的大半,足足有九十余万界,完全弥补了灭蛮时的消耗,还多了十余万。
至於蛮国残余国运中,剩下的三十余万界,因为蛮妖对大乾的仇恨,大乾无法吸收,只能任其慢慢消散。
另外,大乾还经歷了一次发財,经过几千年的迅速扩张、发展,国运早已另攀高峰。
只少两百多万界,很厉害了。
炎国也很强,不愧是隱隱能位列第二层次强国中的首位。
这样的强国,便是大乾,都不想现在面对。
说起来,也是燕国自己不爭气。
国运在九十多万界,还不到百万界,才被圣光一剑击杀。
但凡燕国能抵挡住两剑,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一场混战是肯定的,说不定诸国都会趁机插手几下。
不过这也是妖人之国最大的通病之一,相对而言、妖人之国的国运积累,比人族运朝要少不少。
像蛮国,国运巔峰时只有六百多万界,在十四座强大神王朝中,算是垫底的两个之一得到这两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刘书温等人当即推演、商议、完善起,下一步针对命、
炎二国的计划。
另外,这两个数据,也算是一个参考,对诸国国运真实情况的参考。
事关很多方面的计划,非常重要。
东南部这一战中,可以说,这是大乾获得的最大益处。
不提大乾、以及诸国因此一战,对炎、命二国的看法忌惮。
灭了燕国,炎国开始收穫战果。
而且跟大乾一样,明显低调了一些,八国联盟商议过后,不敢主动对炎国如何,只好把矛头都指向了蜀国。
一时间,蜀国本就庞大的压力,更上了数层楼,即便诸葛臥龙兵道境界,还在不断的提升,已经高於傅良德。
碍於国力、兵力的差距,也只得节节败退,蜀国的势力范围正快速减少。
国內发展情况,因为打了这么多年,也开始受到了影响。
距离进入穷兵武阶段,已是近在眼前。
炎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一边消化战果,一边加大对蜀国的支援。
东南部两大对立势力的战场,彻底变为了蜀国,其余各地,诸国的战爭也不可避免的再次受到了刺激。
增兵、增兵、时时刻刻的增兵。
战爭规模、激烈程度,仿佛一艘奔驰向深渊的战船,无法减速、只有加速,不断的加速。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