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
陈光明开著拖拉机过去。
两个舅舅、余平、余安、还有舅妈都在路边等著。
看见陈光明来了,他们都鬆了口气。
守著这么多鸡,他们也有些担心。
现在陈光明来了,总算能放心了。
陈光明下了车后先叫了人,才问起情况,
“再运几趟就差不多了。”大舅妈笑道。
陈光明点头,招呼著陈父和大哥先把鸡笼搬到拖拉机上,他粗略算了下,这里绝对有一百只鸡了。
一辆拖拉机差不多就只能装一百只鸡。
“那就辛苦光明拉一趟了。”
两个舅妈笑的合不拢嘴。
昨晚上他们回去算了一下。
一斤鸡肉可以卖到三块五,这价格完全出乎她们的预料,她们知道的时候,全都是满脸震惊的表情。
这一次真的赚到了。
四百只鸡全卖了每个人都能赚到一千七八百。
这在以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现在竟然成真了,就跟做梦一样。
这一切全部都是光明的功劳。
如果不是光明提出来,她们根本就想不到养鸡。
“这是应该的。”陈光明也笑道。
看到身边的人也跟著自己发家致富,他也很开心。
重生以后,身边的人和事都在一点点变化。
等把这些芦鸡都装到拖拉机上后,陈光明就带上了两个舅舅一起去送芦鸡。
现在时间还早,一路上没有什么人。
他们就一路开到了龙马酒店,先卖一波芦鸡。
龙马老板一见陈光明和陈大哥带著一车芦黑鸡下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这些芦黑鸡看著確实不错。”
龙马老板边说边招呼人把拖拉机上的鸡笼卸下来。
陈光明点点头:“这次是一百只,保证和上次一样新鲜品质。”
龙马老板转头对店里厨师吩咐道:“赶紧准备,今晚这批鸡得赶紧上菜。”
厨师连忙答应,很快忙活开了。
陈光明看到龙马老板脸上的满意神色,鬆口气。
这么多的芦黑鸡,足够酒楼用一段时间了。
卸好货后,开始过程。
一百只芦鸡,总共有四百二十斤。
每斤按三块三算,总共一千三百八十六块钱。
龙马老板掏出笔记本,上面已经写好了订单表。
“你看一下。”
陈光明接过查看,笑著点点头。
“先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市场反应好,我再找你订。”
龙马老板道。
他对此也是信心十足。
昨天酒店还留下了好几只芦黑鸡。
他就向客人推销。
等用芦黑鸡做的菜上了桌,没有一个人不夸的。
这芦黑鸡做出来的菜,味道比一般的鸡好的多。
客人们的评价都非常好。
接下去完全可以作为酒楼的招牌菜之一。
陈光明爽快应允:“没问题,这批芦黑鸡本来就是专门挑出来的,后面陆续还会有芦黑鸡出栏。”
“你需要只管跟我说一声就行,这些芦黑鸡到时候都留给你,我们可以长期合作,我保证稳定供货。”
谈妥后,龙马老板满意了。
“下一批芦黑鸡差不多什么时候出栏?”
“按这个速度,大概半个月后再送一车。”陈光明说,“养殖周期已经很稳定,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
“很好,好东西要抓紧推广才行。”龙马老板笑著拍了拍桌子,“等过段时间,芦黑鸡肯定会出名!”
“那就多谢龙马老板了。”
两人有说有笑的,陈光明就先开著拖拉机回去了。
路上,陈光明就把钱分了。
每个人分到四百六十二块。
这在陈光明看来还好,但两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钱!
而且这还是第一波。
差不多半个月就能再挣这么多钱!
“赚了,赚了。”大舅兴奋的不得了。
有了这钱,家里真的一下子就变得富裕起来。
这还是这一次保守了,养的鸡不多,而且因为经验不足还出现了一些亏损,明天他们肯定能养更多鸡!
只要养个数千只鸡,赚的还能翻十倍。
到时候一次不得直接赚个万元户回来?
他们想想都感觉疯狂,但並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明天我们肯定要多养一些。”
大舅在路上就开始念叨了。
“那你们接下去就要想办法多孵点小鸡出来了。”
“这些芦黑鸡可不常见,明天就不一定能刚好遇到一船了,如果是其他芦鸡,肯定没这么高的价。”
陈光明提醒道。
两人听闻后就直点头,確定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普通芦鸡,价格肯定要打个折扣了。
“好了现在可以先不想这个。”
“下半年的时候,可是养兔子的好时候。”
“等所有芦黑鸡都出栏了,你们也要准备了。”
陈光明又提醒。
免子在秋冬的时候毛髮最茂密,价值自然也高。
两个舅舅听闻眼睛就更亮了。
他们最近都在忙著养鸡,都差点忘了这件事。
现在他们只是用了半年时间就已经赚了这么多,如果下半年兔子养出来后肯定也能赚到不少钱。
这么一想,他们就更加动力满满了。
没一会儿,拖拉机就回到了乡里,开到了山坳外。
隨后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大家还在树荫下等著。
见到拖拉机过来,连忙都站起来。
“怎么样?还顺利吗?”大舅妈迫不及待询问。
大舅带著笑,直接把钱袋子递过去。
打开一看,入眼的就是一张张大团结。
“这么多钱!”大舅妈惊呼。
虽然已经有所预料,但真见到这么多钱心情还是不一样,最重要的还是这些钱全都是他们自己赚到的。
“不就是几百块吗?”
余平和余安凑过去看了眼,心里暗道。
他们每个人可都有上千块。
虽然买拖拉机用了不少,但还有有好几百块存款。
不过,赚钱方式不一样,他们也理解家里的兴奋。
当然相比起来,他肯定更喜欢当货郎。
“光明,要不要去我家坐坐。”大舅邀请道。
陈光明听闻摇摇头。
他还开著拖拉机,不可能把拖拉机扔在这里。
大舅显然也想到了。
大舅妈连忙道:“今天太忙了。”
“改天找个好日子,大家再聚一聚。”
陈光明这次应下了。
半个月后,芦黑鸡也要再出一批。
还有兔子养殖也要提上日程。
等回到家里,还只是下午,陈光明打算休息一下。
有一段时间没看看作坊情况了。
他连货郎们的出收货,都交给了林雨溪。
这么久时间,他也要对一下帐,把货物清理一下。
然后还有村里分红的事情。
一个月时间都已经过了,也要上门去算一下。
然后还和村长等人熟络了一下关係。
这些事情都是轻车熟路了。
等把村里的时候处理好,他第二天特意去送货了。
那些推销的货郎隔断时间就会要一次货,现如今已经是作坊纽扣和儿童开襠裤的稳定销售渠道了。
还有徐平和赵上峰那里,也要去送一下货。
最后就是原材料的问题,他又跑去了一趟水头镇,去老板那里运了整整一拖拉机的皮边角料包,让赵上峰等人一起挑回到了乡里,又去蔡师伯那里运碎布回来。
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再开著拖拉机去送货,但他反而比平常还要更忙,忙的脚不沾地。
当然,拖拉机也没有空著。
他让大哥和陈光胜两个人开著拖拉机帮菜头哥运货,有林晓和陈明勇看著,只是运货两人完全没问题。
等钱赚回来后,他们再对半分。
大哥和陈光胜一天都能各自赚十块,他则赚二十。
接下去如果能够多卖几辆拖拉机,再跟別人合一下,然后双方平分,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眼又到了去高楼镇运竹蓆的日子。
他就亲自去了一趟,把竹蓆给给运了回来。
这一次足足有两百张竹蓆。
潘文意也是凑了个整数,算起来也方便了。
陈光明直接就付了一千块给潘文意。
潘文意很多竹蓆只是收过来还没有给钱,从他这里拿了钱后就去付了尾款,剩下两百块是他们的抽成。
陈光明这边,转手就卖了一千六百块。
足足赚了六百。
每个星期来一趟,赚的已经足够多了。
当然,最后赚的还是没有菜头哥这种中间商多。
林雨溪也趁著这段时间算了一下钱。
家里这里每天靠著出货和最后的卖货,每天都能赚百来块了,这些收入已经非常稳定了。
然后是陈光明送货赚的钱。
赚的最多的还是竹蓆和芦黑鸡的钱。
等把钱都算了一下。
现在手里的钱都已经快要到两万五千块了。
一个月赚五千块。
这在现在的年代来说,已经非常恐怖了。
现在陈光明手上的钱,在整个乡里都数一数二了。
“已经这么多了啊。”
陈光明满脸都是笑容。
林雨溪这里是早婚早育。
他之前想的就是多赚点,该罚多少是多少。
现在手头有了这么多钱,心就很定了。
哎哟——
林雨溪忽然叫了一声。
她正高兴呢,肚子就被孩子踢了一脚。
“又踢你了?”陈光明连忙凑上去。
前不久,孩子就已经有了反应,他还高兴了很久。
这些都是他前世没有经歷过的。
“嗯。”
林雨溪满脸慈爱的笑著。
“再忍忍,很快就能生了。”陈光明鼓励道。
他同样期待著这个孩子的出手。
然后把前世欠的,全部给补上。
时间一点点过去。
很快就来到了十月份。
两个舅舅那边的芦黑鸡又出栏了。
陈光明就按照约定,又拉了一百只芦黑鸡过去。
不一会儿,龙马老板也领著厨师们过来验货。
只是短短半个月时间。
龙马酒楼的芦黑鸡已经完全打开了市场。
就像是当初的野味一样,芦黑鸡已经完全成了酒楼的招牌,每个客人过来都要点一份,非常受欢迎。
因此,虽然一百只芦黑鸡挺多的,但也卖的差不多了,幸好陈光明这边马上就补上了市场。
他出来见到整齐排列、羽毛油亮、体形匀称的芦黑鸡,满意地点头:“质量依旧保持得很好陈光明笑道:“这一批长的比上一批还要好不少,都是我们挑过的,质量上面绝对没有问题。”
“我自然是信你的。”
龙马老板马上开口道。
他直接付了这一百只芦黑鸡的钱。
隨后,他们约定半个月后再来送一批。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兔患子也要抓回去。
陈光明和两个舅舅一大早便驱车前往自由市场,准备购买兔崽子开始新一轮的养殖计划。
自由市场的街道两旁是低矮的砖瓦房和几家老式商铺,空气中夹杂著泥土与木材燃烧后的烟火味。
他们来到城郊的一处农贸自由市场。
这里摆满了各种家禽家畜,有鸭子、鹅、鸡,还有不少兔子被安置在简易笼子中。
市场上人声鼎沸,小贩们吆喝著叫卖,忙碌非常。
余大舅和陈光明来到一家专门售卖兔子的摊位。
摊主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满脸黑,正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只白溜溜的小兔崽细心地检查。
“老板,这些兔崽子都是什么品种?现在价格怎么样?”陈光明问道。
“这是本地优良种灰耳白毛兔,今年秋季刚出生的小崽儿,都健康活泼。”老板回答,“今年行情不错,一只小兔两块钱,要不要买上一只养著?”
两个舅舅凑过来仔细打量那些活蹦乱跳的兔崽,小巧玲瓏,有灰背白肚,也有纯白雪毛,还有几只耳朵带灰色纹,看得出都是品相不错。
“我们准备先买一些试养,看能不能成活。”
余大舅说道。
老板也是一个会做生意的,点头笑道:“买多了还有优惠,一次买五十只,我给你们九折。”
陈光明和两个舅舅商量了一下,打算买两百只。
养兔子和散养鸡不一样,需要关在笼子里面养,不然养在外面的话,兔子有一百种方法逃跑。
所以养兔子的场地还要另外准备。
这就让他们没办法一下子养太多的兔子了。
不过,兔子长得快,一年倒是可以多养两次。
每只按两块钱算,总价四百块钱,打九折就是三百六十块钱,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
不过,野兔长得快,出栏速度也快。
而且,野兔除了肉外,最重要的是毛皮。
到时候等到野兔出栏,可能比芦黑鸡还赚钱!
他们文到处看了看,这里的价格都差不多。
这些野兔的状態都不错,也没有什么漏可以捡。
这还让热衷捡漏的陈光明失望了一下。
最后,他们还是去了最初的那个老板这里买兔子。
说好后,他从隨身带来的布袋里掏出钱递给老板。
隨后,他们帮忙把选好的小兔仔装入准备好的木箱內,每个箱体內铺上乾草,並用网格盖严实防止逃脱。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
陈光明在稽查队下班后,开著拖拉机回了村子。
现在时间已经晚了,走夜路不安全。
加上还有这么多兔子要运到山坳去,他们就打算在陈家先休息一晚,等到第二天再一起挑回家去。
陈母就提出刚好要去送中秋。
平时的时候,她在家里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出去。
现在刚好趁著送货,一起去一趟。
大家自然都没有意见,中秋回家娘送节礼,这是他们这儿的习俗,现在日子好过了,习俗都被捡了起来。
有了决定,陈母就去准备了。
现在,他们家里的家底已经非常不错了。
陈母就好好准备了一下年礼,各种东西都备齐了。
她还特意去乡里买了月饼。
“还是桥墩月饼最好吃,可惜乡里没有。”
陈光明心里想著。
隨后他心中一动,想到了倒卖桥墩月饼的可能行。
半响时间后,他摇摇头。
桥墩月饼太贵了,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等到第二天。
全家人都一起坐著拖拉机出发了。
这一次耗子跟了过来。
接下去拖拉机会让他先去开一天。
陈光明和大哥也跟著一起出发。
陈大嫂和林雨溪两个大肚子的留在了家里。
“有拖拉机就是省力啊。”余大舅忍不住感慨。
这段时间靠著拖拉机拉货,確实省力了太多。
“是啊。”
二舅也点点头。
想到他儿子也合股买了一台拖拉机,他们脸上就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感慨儿子比他们还要厉害了。
等拖拉机到了山坳,他们就挑著装有兔子的麻袋上了山,陈父则是挑著箩筐,箩筐里面是中秋年礼。
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
他们总算是到了山坳里面。
早早见到他们的村里人马上围了上来。
这段时间,他们亲眼看著大舅二舅果园里面的芦黑鸡都抓起来了,知道肯定是挑下山去卖了。
他们都想要打听一下卖的怎么样,也好心里有底。
“还行还行。”两个人都是老实人。
听他们这么说,村民目光就闪动起来,有些意动。
而这一次,竟然又挑了这么多兔子回来。
“余老二,你们家这是打算养兔子啊?”
一个跟二舅关係好的询问道。
“是啊。”二舅应的乾脆。
他也没觉得这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村子和附近村子也有养的。
当然就算养出来了,愿意买的人还是不多。
“还真的是啊!”
“那些芦鸡肯定也卖了好价格。”
村民们不断议论起来,感觉他们又要赚钱了。
这也让很多村民都动了心思。
果园里面养鸡看来是真的可以啊。
他们明年的时候也可以学起来了,肯定能赚钱,
另外,余家兄弟接下去要养兔子。
他们感觉自己也可以学习一下,一样养兔子去。
“阿香,你也回来了。”
就在此时,村民们发现了跟在后面的陈母。
陈母点头,就笑著和大家打招呼,说自己是过来送中秋礼的。
“你真有心啊。”
“是啊是啊,上次端午就送了那么多东西,现在中秋了又要送,你爹娘可真有福气啊。”村民们羡慕道。
以往的时候,他们都是听说陈母过得不好。
但只是短短时间內,家里就直接发家致富了,每一次过来送的礼都非常重,足以看出家里条件有多好。
特別是陈母的儿子陈光明。
拖余平和余安两兄弟的福,陈光明在村里都可以算是家喻户晓了,特別是他们听说陈光明买了拖拉机。
拖拉机在这个年代可是实力的象徵。
陈母回到村子后,马上就受到了无数人的恭维。
现在余平和余安两兄弟跟著陈光明,听说也赚了很多钱,前不久两兄弟就一起买了一辆拖拉机。
大家一边跟著说话,一边往余家去。
没一会儿,得到消息的外公外婆迎了出来,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回了家。
陈光明让陈父和陈母先回去,自己则是跟两个舅舅和表弟一起去了准备好的兔舍。
兔舍就在果园的边上,建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们就把这些兔子一一关进了兔舍里面,接下去就交给两个舅舅养大就行了,陈光明没有再去操心。
他只要做好收货和卖货的问题就行了,养就交给两个舅舅,等最后分钱的时候,还是三个人平分。
有了卖芦黑鸡的甜头,两人都充满了动力。
將这里处理好后,陈光明就跟著一起回了家里。
先是吃了点心,然后是閒聊。
陈光明做了一会儿就坐不住了,跟两个表弟一起出去,打算一起去山里面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山珍野味。
“表哥,这里听说有一条翻山的路,可以前往隔壁平阳县城,以前很多军队还在这里驻扎过。”
路上,余平忽然道。
只是他们也只是听说过,並没有走过。
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原本那条路也已经找不到了。
“山坳到平阳县城的路。”
陈光明心中一动,这不就是凤凰古道吗?
在未来,他们乡里会有一条翻山越岭直通平阳县城的公路,他听说就是沿著原本的凤凰古道修建的。
徐平说的应该就是这条路。
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让两兄弟带他去查看。
如果这条路能通的话,直接翻山去隔壁县城,肯定比开拖拉机过去要省时间的多,非常有开荒价值!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