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 > 《重回1980:从挑货郎开始发家》第134章 运物资
    第133章运物资

    第二天清晨。

    陈光明继续带著大家走街串巷去卖货。

    这次她们收的东西里面没有山珍这些必须脱手的,可以先放著集中送一批。

    而那些碎布和废品的数量还很少,可以先赞一攒再卖。

    不过,他今天特意选了一条去镇上的路线,打算去问一下裁缝机和自行车的事情。

    很快就来到一个村子。

    陈光明就让大家各自找了条小道去卖货。

    咚咚咚一陈光明敲著鼓,从村里面穿过。

    听到声音的人家就在那里喊,“货郎,过来一下。”

    陈光明闻著声音过去,把箩筐里面的皮货和次品衣服都拿了出来。

    “这皮货是新做的,结实耐用,穿上去不冷。”

    陈光明指了指箩筐里整齐叠放的皮鞋和皮手套。

    隨后又拿起几件次品衣服,“这些衣服虽然是次品,但都是布料好的,完全不影响穿。”

    他把东西和价格都介绍了一遍,询问要买什么。

    “也可以用碎布、旧衣服和废品换?”

    “嗯,其他的鸡毛鸭毛、鸡蛋、草药这些也都能换。”

    陈光明笑著回答。

    村子里的人们逐渐围了上来。

    陈光明点头道:“没错,这些碎布都可以拿来换货,你看你家缺什么直接跟我说。”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一些老年人还特別关心地询问起换来的鸡蛋和草药的价格。

    几个妇女互相交换了一下视线隨后就有人开始拿出破旧衣服、碎布,还有一些废铜废铁放到他面前交换物品。

    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陈光明见没人买了,又挑起箩筐继续瞧著鼓。

    其他人也都是如此,敲鼓的声音在村里此起彼伏著。

    等大家在村子另一边聚在一起,又挑著货往下一个村子去。

    到十点多的时候,他们就到了镇上。

    隨后,陈光明就带著几人一起去找了菜头哥。

    想要卖缝纫机找张有財,想要买自行车,就只能找菜头哥了。

    他来的非常巧,菜头哥正在农机站里检查拖拉机,似乎又有一辆拖拉机出毛病了。

    看到陈光明过来,菜头哥的眼晴当即一亮。

    “光明,你来的刚好,过来看看这拖拉机出什么毛病了?”

    陈光明应下,走近拖拉机,仔细打量著机器的状况。

    拖拉机发动后,发动机声音不稳,间歇性地发出异响,显然是机械內部有问题。

    他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发动机的各个管路和接头,“菜头哥,这喷油嘴雾化不良,

    肯定是高压油管接头漏油,你看这里。”

    菜头哥点点头,“嗯,这喷油嘴时间也不短了,换一个估计就能好。』

    陈光明从菜头哥递过来的小工具包里拿出一把喷油嘴扳手、高压油管扳手,“我先帮你处理下试试。”

    他熟练地拆下旧喷油嘴,一边用布擦拭著积碳,拆卸喷油嘴清洗积碳、然后装了回去。

    接看文紧固了那个鬆动的高压油管。

    调整好后,他示意菜头哥重新启动拖拉机。

    发动机这次运转得平稳多了,没有刚才那种抖动和异响。

    菜头哥满意地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不错啊,你这手艺確实不错!要不是你,我还真得找师傅来修呢。”

    陈光明笑著说:“能帮上忙就好。”

    两人相视而笑,气氛轻鬆起来。

    陈明勇、林晓五个人在一旁看著惊讶。

    他们没想到,陈光明竟然连拖拉机都会修,明明没见陈光明开过拖拉机。

    “对了,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菜头哥这时询问道。

    隨陈光明便趁热打铁,把想要购买自行车的事情说了一遍。

    “菜头哥,自行车哪里能不用券买到合適的货?最好是二手的自行车。”

    菜头哥摸著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说:“我们农机站最近確实打算再买一批自行车。”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农事又要忙起来了,农机站这边要下乡,打算给农机站的同志配新自行车。

    陈光明听闻眼睛一亮。

    这买新的自行车。

    那肯定会有旧的自行车被淘汰下来!

    而且,农机站的自行车全部都是加重的二八槓,最適合拿来运货,对他们挑货郎来说是最合適的。

    “菜头哥,能不能帮忙多留意一下,给我们弄几辆二手的自行车?我们这边急需用来运货,质量好的加重二八槓更好,我们愿意多出点钱。”陈光明诚恳道。

    菜头哥摸了摸下巴,沉吟了一会儿:“这事我可以帮忙试试,但你也知道,这些旧自行车一般都是农机站內部优先处理的,下乡用来发给同志们,流转很紧,想拿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而且,现在大家手里都紧著呢,不是说拿就能拿的—不过也不是不行,倒是刚好有事需要你们。”

    陈光明听闻知道机会来了,连忙道:“有什么需要我们的,菜头哥只管说,我们能做到的肯定会帮忙。”

    “嗯,就是要往大南乡里送物资的事情。”

    菜头哥压低声音说道:“大南乡最近天气多变,路况不太好,准备发一批农资物资下去,那边路难走,需要人帮忙押运。你们人多、熟悉乡里地形,不知道你们有兴趣不?”

    陈光明眼晴一亮,心里盘算著这正是个好机会,大南乡他们可太熟悉了,他们完全能帮农机站解决物流难题,也能藉机爭取到那几辆二手自行车。

    “菜头哥,这忙我们能帮,你给我章程,我马上安排人手去帮忙运送物资。”陈光明爽快答应。

    “我们这边准备先发两车农药和化肥,下乡途中需要有人护送防止丟失、损坏,还有临时修理支援。”

    正谈著话,一个身穿农机站制服的李师傅走了过来,他是负责物流协调的人员,也参与这次下乡作业。

    李师傅皱眉补充:“这次运输任务对人员要求挺高,大南乡可是在山里面,全都要靠箩筐挑过去。”

    “差不多每个人都要挑几十斤,你们没问题吗?”

    陈光明听闻自信道:“我们都是专门挑货为生的,挑著货走山路,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基本功了。”

    “这个你们尽可放心。”

    “而且大南乡我们可熟的很,想送哪里都没问题。”

    陈光明笑著把自己隨身携带的笔记本拿出来。

    隨后他翻到了大南乡的简易地图那一页。

    “看,这是我画的地图。”

    虽然地图很简单,但该有到地名和路线都有。

    李师傅和菜头哥看著地图都想惊讶。

    “哈哈,这可太凑巧了。”

    “这次你们可算是帮了农机站大忙。”

    李师傅脸上也终於露出了笑容。

    但他还是补充道:“但我们丑话说在前头,山路难走,摔了货可得照价赔。”

    陈光明咬了咬牙还是应了下来。

    货摔坏了赔就赔吧,只要能买到二手自行车就行。

    菜头哥见此,就拉著两人进一步说明情况。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终於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陈光明带队负责护送两批农资物资到大南乡。

    等到任务全都完成后,农机站可以把淘汰下来的六辆自行车卖给陈光明,每辆二手自行车算一百块钱。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

    但重点是不用券,他直接就应下了。

    不过农机站也厚道,去一次每人给两块钱。

    “刚好,今天就有一批货要送。”李师傅道。

    “行,现在才十点多,我们先帮忙走一趟。”

    陈光明直接应下了。

    隨后,他出去把这里的情况跟大家说了。

    一趟两块钱,这个价格不算少了。

    最重要的还是干完活后能买到六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二手的自行车,但在现在这个时候也非常难得了,一百块一辆的价格他们也完全能接受。

    那些新的自行车,就算是有券都还要一百五,如果走黑市的话,一辆不用券的自行车都要卖到三百块。

    “干了,为了自行车!”陈明勇挥了挥拳。

    大家也都没有意见,就全都应了下来。

    现在才十点多,去一趟大南乡回来应该来得及,

    见到大家都同意,李师傅马上就安排了农药和化肥,隨后安排拖拉机把大家拉到了大南乡山脚下。

    不过。

    这一处是镇上上山的路,跟乡里那条不一样。

    陈光明都没有走过。

    幸好,有大南乡里的同志带路。

    陈光明几个的箩筐都存放在了农机站。

    现在他们挑著的农机站提供的箩筐,箩筐里面装满了农药和化肥,还有一些工具,每个人差不多六十斤。

    “没问题吧?”李师傅询问。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六十斤已经是不得了的重量。

    但对於陈光明这些农村娃来说,完全能接受。

    他们之前可是挑著八十斤的东西走了四个多小时的山路,相比起来六十斤的东西就要轻鬆的多。

    隨后在李师傅等三个农机站同志的带领下,一行人踏上了山路,向著大南乡的几个村子走去。

    路刚进入山脚。

    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便横亘在眼前。

    小道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和陡峭的山坡,一不小心就可能滑落,李师傅几个连走路都显得有些艰难。

    陈光明几个人却是稳稳噹噹的。

    李师傅见了提著的心也放下了,看来陈光明没有说大话,这些挑货郎还是有些这本事在身上的。

    “大家注意脚下,慢点走。”

    陈光明站在前头提醒道。

    林晓等人纷纷点头,將箩筐背得更稳重些。

    几个人互相帮扶著过了一段湿滑泥泞路后,不远处传来几声野鸟啼鸣,更显深山静謐“这些路確实不好走,护送任务比想像中还要艰难啊,真不能有半点鬆懈了。”陈光明心里嘆口气。

    行进中,几次遇到急转弯险坡,有人不慎脚下一滑,幸好被身旁伙伴及时扶住。

    箩筐內装的是农药和化肥,每一瓶罐都沉甸甸极易破碎,他们格外小心翼翼,不然赚的都不够赔的。

    天还明明很冷,每个人都已经满头大汗。

    不过比起他们,李师傅他们的体力还要差很多。

    “先休息一下吧。”李师傅道。

    隨后,他们找了一个临时空地处停歇片刻。

    李师傅拿出提早准备好的乾粮,陈光明几个也分了一些,就著水壶里的水吃了下去。

    休息好后,大家再次出发。

    走了一段路后,陈光明忽然有些熟悉。

    这里他们之前来过。

    虽然换了一个方向上山,但路接上了。

    陈光明就问了李师傅要去哪几个村,隨后他开始带路,向著目標村子走去。

    路上,他还不断提醒大家避开碎石和落叶堆积处,对李师傅和农机站同事道:“这里容易滑,要绕开。”

    经过数小时艰难跋涉。

    他们终於抵达了目標村子的村口。

    隨后他们进了村,村里的村民倒是认出了陈光明,笑著问,“货郎,这次带什么东西来了?”

    “哈哈,这次我可不是来卖东西的。”

    “这些是农机站的同志们,快把你们村里的干部喊过来。”陈光明笑著说。

    “唉,好。”几个年轻人连忙去喊人。

    没一会儿,一位村干部赶来查看农资包装完好无损,对农机站的同志们连连道谢,“多亏有你们,这批物资才能及时安全到达,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

    陈光明几个就先在一旁休息。

    “看天色,很难在天黑前赶回家了啊。”

    “是啊,回去都要八九点了吧。”

    “我们走的都是大路,六个人肯定没事的。”

    几个人在这边说著话。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一次走的这么远。

    看来近的都已经送了,只剩下这种远的了。

    而且,农机站的同志一时半会儿还回不去,他们只能在这里先等著,不然真怕这些同志路上出点意外。

    “走,我们去收点货。”

    “坐著也是坐著,找点活干也好。”

    听了陈光明的话,几个人连忙都应下。

    陈光明就和李师傅说了一声,自己到处走走。

    李师傅应下,让他们別出村子就行。

    对这些村子的一些村民,陈光明已经挺熟了。

    他只是跟一些村民说了要收东西,马上就有人把攒起来的鸡毛鸭毛和晒的香菇等东西拿出来。

    陈光明收著货,沿著村道前行。

    忽然,他警见一户农家门边摆著几只蒙灰的陶罐,一个大姐正用木勺从罐底刮出黏稠的蜜块。

    “老姐,这蜜咋卖?”陈光明蹲下身,凑过去闻了闻,有股柴火味,看来是用土法熬的野蜂蜜。

    这在山里可是好东西啊。

    “看来是个识货的。”大姐笑著道:“供销社收三块五一斤,你要的话给五块,但我只卖两斤。”

    陈光明听闻心里一喜。

    镇上自由市场野蜜能卖到八块,这价確实不贵。

    如果是卖到药店去,价格还能更贵,可以卖十块。

    “行。”

    陈光明乾脆的拿了张大团结。

    大姐接过去瞧了又瞧,喜滋滋的收起来。

    “姐,不多卖点吗?”

    “平时下趟山可不容易啊。”

    陈光明笑道。

    大姐一,有些犹豫。

    五块钱一斤,她感觉这个价確实可以。

    “那我再出两斤,剩下的也没多少了。”

    “行。”

    陈光明应下,又掏了张大团结过去。

    这一次还真的有意外收穫啊。

    四斤野蜂蜜全卖了的话,少说赚十块,甚至更多。

    这一趟值了。

    四斤蜂蜜,全都收到了陶罐里。

    陈光明把陶罐收到了隨身携带的麻袋里。

    等他逛了一圈回来,大家已经都回来了。

    “都收到什么了?”大家在一起议论。

    隨后,所有人都看向了陈光明提著的麻袋。

    “看上去挺重的,你收了什么?”陈明勇惊奇道。

    陈光明笑道:“一些野蜂蜜。”

    “这玩意儿你都能碰上?运气也太好了吧?”

    大家纷纷惊嘆。

    野蜂蜜非常的少见,他们到现在还没遇到过。

    而且这玩意儿是真的能卖的上价。

    看来陈光明这一次肯定又能赚不少了。

    每次出门,陈光明都是几人中运气最好的。

    真是被財神爷眷顾。

    现在已经三点左右了,农机站的同志也都把活忙好了,为了赶在天黑前下山,也必须要回去了。

    一行人按原路下了山。

    等到下了山天已经快要黑下来了。

    可惜,山下没有拖拉机等著,他们要先走回去。

    等到了农机站,都已经七点左右了。

    “这次辛苦你们几个了。”

    “这是给你们的钱,明天还要辛苦你们。”

    李师傅道。

    陈光明收了钱,发现比约定的还要多一点。

    看来也知道回来太晚了,每个人多五毛算补偿了。

    陈光明道了谢,把钱分了。

    “多谢了,我们先回了,明早再过来。”

    “好好好,明天我们早点出发,免得这么晚了。”

    “可以。”

    “等等,给你们拿几个手电筒。”

    “谢了,明天还你们。”

    陈光明应下,带著几人挑著箩筐走了。

    “看来我们也要备个手电筒,不然真的天黑回去都麻烦。”大家看著手电筒的灯光,

    不断说著话。

    天黑走在小路上,还是挺渗人的。

    幸好人多,大家说说话也能让大家心定一点。

    “累是累了点,但只要能把自行车骑回去,那一切都值了。”

    “是啊,是啊,不过两块五的工钱也不算少了,我们当时去山上挑货卖,有时候还赚不了这么多呢。”

    “还是光明赚得多,这次少说赚了十块。”

    几人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向著三家村行去。

    说说笑笑,两个小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总算是回到了村里,大家都鬆口气,也顾不得收货了,先把箩筐挑回了自己家里,打算等明天白天的时候再说。

    陈光明告別大家,快步往家里走。

    走到院子门口,他轻轻推了推门。

    还不等他开口,里面就传来了林雨溪的声音,“光明,是你回来了吗?”

    “是我,我回来了。”陈光明脸上露出柔色。

    他话音落下,院门就被打开了,林雨溪穿著袄,惊喜了扑了过来,他连忙將媳妇搂在怀里。

    显然,林雨溪这么晚了都没去休息,一直在院子里等著,这让他脸上露出心疼,“怎么不回屋里等著。”

    “我怕不小心睡著了,没人给你开门。”

    林雨溪小声道。

    “让你担心了。”

    陈光明给林雨溪紧了紧衣服,两人回了屋。

    “今天没吃什么东西吧,娘煮了油汤,我给你热一些,再下点面。”林雨溪起身去厨房。

    陈光明跟了过去。

    虽然林雨溪没有问,但他还是把事情说了一遍。

    “机会太难得了,就没拒绝。”

    “不过我们以为没多远的,结果用了这么多时间。”

    林雨溪听了眉眼弯弯。

    “知道了,你自己出门在外多小心就好,我我一直都会在家里等著你回来的。”

    她轻声道。

    “好。”

    陈光明笑著点头,忽然感觉很安心。

    林雨溪继续做面。

    陈光明就看著媳妇圆润不少的身体。

    这一世,他真的不想在孤独一人过下半辈子了。

    “对了,我收了点蜂蜜。”

    陈光明起身把罐子从箩筐里端了出来。

    打开罐子,顿时就有一股蜂蜜的味道飘了出来。

    “这是蜂蜜啊。”

    “是啊,五块钱一斤收到,转手能卖八九块。”

    “这次我收了四斤,能赚十多块呢。”

    陈光明有些得意道。

    果然小財迷听了,双眼都在发光。

    “我给你留一些泡水喝。”

    陈光明把罐子端到了桌子上,去拿了碗过来。

    “不要了,这蜂蜜这么贵,拿去卖钱吧。”

    林雨溪连忙开口道。

    陈光明有些后悔自己把价格那么早说了。

    早知道等林雨溪喝完再说。

    “该吃吃,该喝喝,不要想著给我省钱。”

    “钱是靠赚的,吃的喝的能省多少。”陈光明劝道。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补身子。”

    陈光明说著已经留了一大勺蜂蜜在碗里。

    隨后,他拿了热水瓶温著的水,倒入碗里。

    “你先吃麵。”

    “好。”

    陈光明端著面吃起来,他確实有点饿了。

    林雨溪心里暖暖的,捧著蜂蜜水小口小口喝著。

    嘴里甜了,心里更甜。

    想到补身子,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两个人这么努力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她感觉自己確实要补补了,光明也要补补才行,然后再努努力。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