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新的一年。
初一拜庙门,初二拜丈人。
陈光明和林雨溪初一的时候没有出门。
两人早上又温存了一番后,打算把钱算一下。
在之前卖鰻眷前,他们一共赚了两千块左右。
然后拿了一千五百块钱去进了一千五百斤鰻。
之前都有帐本记下来。
他们算一下,总共赚了一千一百六十七块钱。
其中大部分都一块五给了陈明勇、林晓和耗子等二级挑货郎,剩余的则都是林雨溪的摊位卖出去的。
再加上林雨溪最近卖兔皮帽子和小商品也赚了些。
夫妻俩一起数了钱现在他们手头已经有三千三百多块了。
“这么多钱!”
林雨溪满脸激动。
虽然有所预料,但真看到这么多钱,还是很兴奋。
可惜鰻就过年几天好卖。
如果每天都能有鰻眷卖的话,钱还不是隨便赚。
“三千块啊,倒是可以买个二手拖拉机了。”
陈光明心里琢磨。
只是现在就算有钱了,也没有买拖拉机的门路。
这事儿不能急。
“媳妇,我感觉我们需要庆祝一下。”
陈光明嘿嘿一笑。
林雨溪听了,脸一下子红了,但还是乖乖闭上眼。
初二一大早。
陈光明就陪著林雨溪回去。
拜年礼自然不会少,陈光明礼节一直很到位。
特別要提一下的是。
林雨溪的后妈还是在年前进了门。
这个后妈是隔壁村的寡妇,带著一个十岁的女儿。
林雨溪进去后什么都没有喊,
送了节礼拜了年,陈光明和林雨溪就直接回去了。
林父倒是很想留两人吃饭,但还是被拒了。
以前家里条件差。
回娘家的时候不在家里吃饭很正常。
但是现在家里条件都好了。
加上女婿有出息,林父还是捨得这顿饭的。
但女儿女婿不愿意留下吃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家里。
陈光年和陈大嫂也回娘家了。
陈母也在收拾著。
她今天也打算回去一趟。
以前条件差,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她也想回去看看。
“么儿,雨溪,你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陈父疑惑道。
陈母却心中瞭然,警了眼没脸色的陈父。
“刚好,要不要陪我去外公外婆家?”
“你也很久没去了,外公外婆肯定想你了。”
陈光明听了直接应下,“好啊。”
外公外婆还是很疼他的。
他记得外公外婆家种著很多果树。
只要他过去,就会摘很多果子给他吃。
对小时候的他来说,去外公外婆家等於有好吃的。
“刚好带雨溪给他们看看。”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上次结婚没有下山。
“好。”
陈母满脸都是笑容。
林雨溪也很高兴的点点头。
她能感受到,自己在融入这个家。
“那行,我去准备一下,保管娘这次回去风风光光的。”
没一会儿,东西都理好了。
陈光明和陈父各自挑著一个箩筐离开村。
外公外婆家住在山坳里。
还有有一段山路,去一趟並不容易。
一直到了快中午的时候,他们才到了山坳里。
余平和余安两兄弟早就眼巴巴等著了。
姑姑在他们走之前说过,今年肯定会回家看看。
现在初二了,他们一早就等著了。
“来了。”
余平忽然开口道。
余安也发现了一行人,“表哥好像也来了。”
“太好了,我们赶紧下去。”
两兄弟连忙跑下山去接人。
“姑姑,姑父,表哥,表嫂。”两兄弟问好道。
“臭小子,赶紧来帮忙。”陈光明笑道。
“好好好。”
两兄弟连忙接过箩筐。
陈光明轻鬆了,牵起媳妇往山坳里走去。
很快就进了村子。
陈母就不时的碰到一些熟人。
“阿香,你回来了啊。”
“真的好久没见了,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村里人见了都和陈母热情的打招呼。
特別是那些跟陈母同岁的妇女,热情的不得了。
很多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陈光明,好奇的打量著。
这段时间。
余家两个小子去山外面赚钱的事,早传开了。
余平和余安回来也都是说去找小姑了,然后说表哥怎么怎么厉害,带著他赚了很多钱什么的。
不过,两兄弟根本不肯说怎么赚钱,让村里人都好奇不已,都想著能不能见到余家的这个能赚钱的外孙。
陈光明全程保持微笑。
他能感觉这些人正在打量著自己。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后记忆变好了缘故。
这里很多人他竟然还记得。
不过,他之前来这里的时候还小,很多人肯定都不记得他了,很难把他跟小时候的样子联繫到一起。
陈母也不断和相熟的人打招呼。
她明显也能感受到,村里人变得比以前热情了。
以往她一个人回来的时候,这些村里人也只是点点头或者停下来简单打个招呼,哪里会主动凑上来说话。
看来村里人也都知道她们家里变好了。
当然,仅仅看打扮也能看出来。
今年家里赚了钱,年前大家全都买了新衣服。
她身上穿著的布料就是今年最新的款式,价格老贵了,如果不是么儿直接去付了款,
她是真不舍的买。
村里人也都在说她有福气,这一身大红色绣衣她们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肯定是商场里的稀罕货。
“听说你儿子很会赚钱。”
“说说都怎么赚钱的唄?有机会也带带我家娃?”
这些妇女们热情的跟陈母攀交情。
陈母听了这话,虽然一直笑著,但就是不接话。
赚钱的事情怎么能乱说。
不过,今天么儿的安排,真的让她感觉舒服。
幸好这次带了么儿来。
不然他们两个独自回来,肯定就走个过场。
就在此时,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也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又是一阵寒暄。
这个时候也有村里人凑上来,好奇的想要看看箩筐里带了什么,有些村里人还不客气的想掀开箩筐看看。
隨后,他们就看到里面的鰻、酱油肉、酱油鸡、山珍,还有菸酒、饼乾和果等东西,装满了一箩筐。
“哟,带了这么多东西啊。”
“都说你们家今年发了財,果然没错啊。”
村民们都羡慕道。
陈光明心中一笑,把装著饼乾和的袋子交给陈母,让她给这些乡亲们分一分。
这次他专门多装了点东西,就想让陈母风光一下。
他可是知道的。
陈母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
两个姐姐嫁的近,经常会有回来。
陈母则是有好多年没回来了,村里不少人说閒话。
刚好趁看这个机会,堵一下村里人的嘴。
陈光明准备的东西,確实给陈母挣了脸面。
外公外婆听到乡亲们不断说著他们有福气,女儿女婿这么孝顺,外孙又有出息,也笑开了。
等饼乾和果分的差不多了,外公和外婆迎著一家人回了位於半山腰的家里。
余家现在还没有分家,现在还住在破房子里。
这种情况跟之前的陈家一样,全都没钱盖新房子。
外婆回到家后,就连忙让儿媳妇去煮麵。
今天她们都知道陈母一家人会回来,都等在家里。
毕竟今年余平和余安每人都给家里赚了好几百回来,一家人都记得这个情,不好意思怠慢了小姑子。
现在看到陈光明也跟著来了,脸上笑容更甚了。
“光明,这是你媳妇吧?”
外婆牵著林雨溪的手,笑的很和蔼。
林雨溪连忙也喊了外婆,老太太笑眯了眼。
没一会儿,面烧好了。
陈光明一家人走了那么久山里,確实也累了。
隨后一大家子人边吃边聊。
主要聊的內容还是围绕著余平和余安两兄弟。
大舅舅家除了余平外,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和十一岁的女儿,二舅舅家则是还有两个十一岁的女儿。
这两个女儿是双胞胎。
几个孩子都过来叫姑姑姑父和表哥表嫂。
“好好好。”
陈父陈母笑著给应下,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包。
林雨溪也连忙把红包拿出来。
“都是同辈,拿什么红包。”外婆连忙道。
陈光明却说他们已经赚钱了,该给红包的。
几个小傢伙收了红包,叫的就更热情了。
“箩筐里面还有果,余平余安,你们去分了吧。”
陈光明道。
小傢伙们听了又是一阵欢呼。
把小孩子都打发走了,他们文开始聊起天。
两个舅舅平常就是在家里种果树,然后挑著水果下山去卖,每年倒也勉强赚一些钱,
换些米麵回来吃。
“光明,你看看我们能不能也跟著做纽扣啊?”
大舅子问道。
他已经听说陈光明带村里做皮质纽扣的事情。
每天每个人能赚一块钱,这可是不少了。
他们辛辛苦苦种果树,一年都赚不了这么多。
余平和余安回来说了,他们就动了心思。
如果不是家里的果园確实要看著,他们都想跟著陈光明一起做挑货郎了,这赚钱速度比种果树快太多了。
“当然可以了。”
“到时候你们到我那里挑皮边角料,回来做就成。”
陈光明一口应下。
虽然这山路有点不好走。
但每次可以多挑些皮料回去,半个月送一趟纽扣。
“好好好。”
大舅子应下,一家人也都很高兴。
他们当初听到儿子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都惊呆了。
陈光明確实出息啊。
陈母见了能够拉拔娘家,也很高兴。
这样,她也时常能得到家里人的消息了。
“大舅,能不能带我去山上看看。”陈光明道。
“行啊。”
大舅笑著点点头。
刚好吃饱了出去转转。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的手,跟著一起出去了。
山坳四面环山,周围全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
不过现在这年头果树產量都不高。
加上已经过了採摘期,树上的果子已经不多了。
陈光明问了果子的价格。
果然非常低,这年代果子卖不上什么价。
其实想要靠果子赚钱,还是需要对果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比如做成罐头,就能多赚十几倍的利润。
但这非常难。
他自己也没有做过相关的產业。
“咦,这味道—”
忽然,陈光明了下眉,闻到了一股臭味。
“那是自家养的兔子,味大,就都养在了果园这边。”大舅介绍道。
除了种果树,他们也就只能养养鸡,养养兔了。
陈光明牵著林雨溪过去看。
这些兔子雪白雪白的,被养的著实不错。
“等会抓两只回去烧了。”大舅笑道。
他们养兔子就是为了吃肉,很少卖出去的。
“行啊。”
“等会我来杀。”
“哈哈,好。”
大舅应下,直接去抓了肥嘟嘟的兔子。
等又逛了一阵,三个人提著兔子回了家。
陈光明直接让烧水。
自己则是先给兔子放血,等看杀。
原本大家都只是想看杀了兔子吃肉的。
但陈光明却是把整张兔皮剥了下来,让余家所有人都非常吃惊,这兔子也剥的太乾净了吧?
“么儿,这兔皮也能用吗?”陈母忽然开口道。
最近这段时间,她可做了不少的兔皮帽子。
现在看到兔皮,下意识就想到了。
“嗯,处理处理,確实可以用。”陈光明道。
陈母眼睛一亮。
此时,余家人还听的很迷糊,
陈母就把陈光明收野兔。
然后剥皮后做兔皮帽的事情说了。
只要有兔皮,他们就能製作成兔皮帽子卖。
“我感觉大舅你们可以试著养兔子。”
“兔子养大后,我有酒楼的门路,可以直接卖给酒楼,然后兔皮可以卖给我,我拿来做兔皮帽。”
陈光明开口道。
“这行吗?”大舅有些意动了。
小舅也凑了上来,“给我们具体说说里面的门道。”
陈光明点点头。
想要养殖兔子,首先一步就是买种兔。
现在养的兔子虽然能吃,兔皮也能用,但质量差了很多,他想要进行特定的处理也有些麻烦。
製作出来的兔皮帽也只能卖低价。
但如果买来专门的种兔,那养大后不仅肉多,兔皮和兔毛的质量都会高很多,卖的价格自然也会更高。
不过,具体怎么养殖兔子,陈光明也不懂。
他只是知道怎么收兔皮,怎么样的兔子兔皮最好。
“这確实是个不错的门路。”
“我回头就去镇上的畜牧站问问。”
大舅兴致勃勃道。
兔子他们也有一些养殖的经验。
陈光明现在已经把销路都想好了,真可以试试!
“我也感觉行。”
“还能种果树和养兔子一起弄。”
“对了,光明你有酒楼的门路,那我们再养些鸡怎么样?能不能找到门路卖出去?”小舅询问道。
“我回头去问问。”
陈光明来了兴趣。
“对了,小舅你们可以把果园圈起来。”
“到时候那些鸡就散养在果园里,让这些鸡多跑跑,口味上不会比野鸡差,也会更好卖。”
“养在果园里?”外公疑惑开口。
鸡养在果园里,果树上的果树肯定会被吃完吧?
“这个做好管理就行了。”
“果树结果的时候,这些鸡早就出栏了。”
陈光明把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
鸡群养在果园里,能咳食果园內的杂草、昆虫。
鸡粪还富含各种营养,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
而这种散养的鸡,肉质紧实,会比普通鸡好的多。
前世的走地鸡就比普通鸡贵不少。
他感觉走地鸡的话,龙马老板肯定会感兴趣。
“好处这么多?”大家都很惊讶。
“嗯,我听人提到过,绝对靠谱。”
大舅和小舅对视一眼,脸色认真的点点头。
“行,就按你说的办。”
“对了,光明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干?”
“这事儿没有你参与,我总是有点不踏实。”
“你放心,养殖肯定我们来,就是这个卖的事情,我怕兔子和鸡出栏后没人要,还是要靠你解决。”
大舅道。
这段时间听儿子说多了,他知道陈光明眼光好。
陈光明就是个天生的生意人。
如果陈光明能接手出货的话,他们肯定放心。
“行,到时候我负责卖。”
“还有去买种兔的时候,这钱我先垫著。”
陈光明来了兴趣。
在这个年代,养殖业同样也事个赚钱的行业。
如果外公家里养兔和养鸡都能搞起来,绝对能够大赚一笔,甚至比那些小作坊赚的还要多。
“哈哈,那就这么办。”
事情定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
主要还是完善接下去的养殖计划。
中午,陈光明在外公外婆家吃了一顿兔肉大餐。
等到了下午三点多。
陈父陈母起身告別,要在天黑前赶回去。
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也没有拦著。
接下去他们打交道的时间肯定会越来越多。
回去的路上,陈母很轻鬆。
今天不仅仅是回娘家看了,还给娘家带来的希望。
她真的感觉么儿今天真的是让她大大的长脸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