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八零,不做全村贫困户 > 《重生八零,不做全村贫困户》第3章 卖鱼
    张怀端看著碗里的鱼一脸诧然。

    “哪来的?”

    卢圣玲笑笑,“我下午去河里捕回来的。”

    张怀端根本不信,这个女人虽然四肢健全,可懒得跟瘫了一样。

    平常让她下地干活,怎么叫都叫不动,就爱瘫在床上使唤儿子。

    他也並不觉得,卢圣玲会因为自己腿脚受伤,而良心发现。

    说到底,还是在打那笔钱的主意。

    他放下碗。

    这汤,他还真是受之不起。

    不管这女人使用什么招数,修缮房子的钱无论如何都不能动。

    他答应过小宝,等钱攒够,就给屋顶修缮一下,以后不用担心颳风下雨了。

    卢圣玲猜到张怀端会这么想她,防她跟防贼似的。

    也怪,谁叫她以前混帐呢。

    “放心,我没想要你的钱,以后家里的钱,我来挣。”

    卢圣玲表完態,掀开门帘出去,站在堂屋门口,看著小宝趴在桌上喝汤的背影,又红了眼眶。

    孩子身上的衣,还是四岁时候买的,捆得整个人都小了一圈,脚上一双破布鞋,也是捡邻居家不要的穿。

    这些年,但凡家里有点钱,都被她拿走挥霍。

    凡是紧著自己快活,或是接济那个所谓的救命恩人,根本不管丈夫和儿子的死活。

    瞧瞧,自己乾的这叫什么事!难怪老来遭到报应!

    卢圣玲低著头进了东边那间臥室。

    自打结婚以来,她跟张怀端都是分房睡的。

    张怀端睡西边,两人平常打照面就跟陌生人似的。

    小宝的出生,纯属意外。

    谁叫她那天喝醉了酒,把张怀端当成了那个救命恩人,霸王硬上弓。

    当然,张怀端能束手就范,也是想早点有个孩子,或许有了孩子后她能踏实过日子。

    哪知,真有孩子,对方只会变本加厉,更加怨恨上他。

    卢圣玲在房间翻箱倒柜找了一捆粗布出来。

    然后去厨房把锅里剩下的鱼汤盛到一个红色带喜字的搪瓷盆里,架在炉灶上煨著,刷乾净锅,准备弄点浆糊来纳鞋底。

    刚才特意留了点麵粉,添些水,起火慢慢搅拌熬成黏稠的糊状。

    熄了火,用火钳把灶膛里的炭火一块块夹到烘笼里,提著烘笼和浆糊回房。

    “小宝,吃完把碗放厨房,一会妈来洗。”

    叮嘱完小宝,卢圣玲关上房门,她要连夜给儿子做一双布鞋出来。

    粗布层层粘贴,比照小宝脚的大小切底,包边粘合,再用麻绳缝製鞋底。

    一道道工序下来,眼睛都了。

    好在卢圣玲双手灵巧,製鞋经验丰富,一个晚上不合眼,鞋子总算是做出来了。

    天一亮,她便轻手轻脚地走到父子俩房门口,把新布鞋摆在门口的地上,然后提著木桶就又出去。

    她得赶紧搞钱,给父子俩换身衣,还得修缮房子。

    这残破的土泥坯房,早就岌岌可危,要是一场大雪下来,指定要塌。

    想到前世父子俩被压死在这砖泥下,卢圣玲就感到心臟一阵窒息。

    要说农村,搞钱確实不容易,靠几亩田地发家致富,比登天还难。

    但是西头村有个好处就是,山水资源丰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得把这天然的资源利用起来才是。

    卢圣玲又去了河边。

    折腾一个早上,河床上的冰层都被她凿烂了,当然,收穫也不少,满满一桶野生小鯽鱼,估摸著有三十来斤。

    拿到镇上去卖,指定能卖个好价钱。

    说来运气不错,回去的路上,发现一只狗獾趴在冰面上喝水。

    卢圣玲抱起一块石头砸向冰面,冰层断裂,扑通一声,狗獾后腿掉进了冰窟窿里。

    她赶紧找了根竹竿,一头栓上绳子,伸过去套住狗獾的脖子拉到岸边,捆住四肢,绑在扁担的一头,另一头担著装满鱼的水桶,挑著去了镇上。

    年关將至,集市上人来人往,街头巷尾堵得水泄不通。

    前世的卢圣玲喜欢赶集,但凡手里有点钱或者票证,就马上跑到集市挥霍。

    有了经验,她自然知道哪条街適合卖什么,於是目標明確地挑著东西去了农贸市场。

    找了个面相好说话的大姐,用两条鱼作为报酬,蹭她的摊位。

    蹲了半个小时,无人问津。

    卢圣玲倒也不著急,背著手去肉铺转了一圈,顺便找肉铺的伙计借了把刀,將狗獾皮肉分离。

    利索的动作,让卖肉的伙计咂舌。

    瞧著卢圣玲穿得体体面面的,皮肤也白白净净,不像是农村人,更不像是屠宰场工作的同志,就好奇道:

    “姑娘,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卢圣玲笑笑,两边梨涡格外动人,“我就一农村妇女。”

    肉铺伙计咋看都不觉得像,这女人气质出眾,身上没有一点农村妇女的土渣子味。就连扎个头髮,都跟人不同。

    旁人不是齐耳短髮就是麻辫,卢圣玲则是將头髮高高挽起,扎成一个丸子,本来就个子小巧,这么一看更显年轻。

    关键,穿得也很时髦。

    黑色的高领毛衣,搭配一件红色格子大衣,看上去端庄大气。

    也是,卢圣玲嫁给张怀端的头几年,张怀端那时还是生產队的大队长,又在研发育苗技术,每个月都有工资拿,日子过得一点不差。

    她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皮肤保养得白嫩水灵,身材纤细玲瓏。

    加上又喜欢买时兴衣服,穿著打扮跟城里姑娘无异。

    用西头村村民的话说,张怀端这是娶了个姑奶奶。

    肉铺伙计性情直爽,平常就爱喝两盅,他早就看中卢圣玲手里的狗獾。

    “姑娘,你这獾子肉准备怎么卖?”

    “你要买吗?”

    卢圣玲瞅著他一摊子猪肉没卖多少,有些不確定他是不是真要。

    肉摊伙计笑道,“獾子肉好哇,我买回去打打牙祭。”

    卢圣玲立即开了个合適的价格,將狗獾肉出手了。

    又找老板定了两斤筒子骨和猪板油,准备卖完鱼后回来取,然后继续回大姐摊位旁蹲著。

    蹲下没一会,就有人来问价格。

    市场上,普通鲜鱼一斤大概能卖到一块左右,黄鱼价格更高,能卖到两块一斤,野生鱼更贵。

    卢圣玲没含糊,直接报了个实诚价。

    “两块五一斤。”

    “姑娘,便宜点。”大爷微微皱眉,有点捨不得钱。

    卢圣玲笑道,“大爷,野生鱼不像养殖的,生活在自然水体中,活动范围广,觅食空间大,您看这体型,瘦长瘦长的,鳞片也乾净,味道肯定比养殖的鱼鲜美,我一看您就是个懂货的人。”

    卢圣玲前世的后半辈子一直在生意场打交道,嘴巴伶俐,很会拿捏消费者的心思。

    一张嘴夸了自己的鱼,又顺带著夸了人家大爷。

    大爷一高兴,烟杆子一挑,买了!

    但凡开了头的,后边的生意就一发不可收拾!

    不到半天的功夫,一桶鱼就卖了个精光。

    甚至还有预约下次的。

    想到野生鱼既然这么好卖,她索性去买了两个渔网。

    晚上下网,一早起来收网,將捕捞到的鱼挑到集市上卖,一点不耽误挣钱。

    买好渔网,卢圣玲去门市部挑了三斤灰色毛线,准备带回去给父子俩织毛衣。

    看到货架上掛著的军大衣,不由心动,问了价格瞬间心死。

    这年代,一件军大衣死贵了,要二十块钱,相当於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想到张怀端身材高挑,相貌出眾,穿大衣肯定拉风。

    顏值狗脑袋一热,决定买下来。

    老公的衣服买了,儿子也不能亏著,就给小宝置办了一套衣裤,还有一袋鸡蛋糕。

    临走时,陡然想起家里米缸空了,就换了点票证买了袋大米,给了粮站同志一毛钱的跑腿费,让送到回村的站点。

    小宝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营养得跟上,她咬了咬牙,用兜里富余的钱买了罐奶粉和两只下蛋的母鸡。

    买完东西,挣来的几十块钱也用得差不多。

    卢圣玲去肉铺取了筒子骨和猪板油,然后走到站点赶回村的车。

    车子是那种带斗的三轮皮卡,斗厢两侧摆两条板凳供乘客坐,中间放一些杂物。

    卢圣玲正要爬上车找位置坐下,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她。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