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 《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第311章 雾中集结
    第311章雾中集结

    “他们说,军人的荣耀死在编号里。

    可有些人,从没打算等谁给他们正名。

    因为真正的军魂——

    不写在纸上,而刻在骨里。”

    ——《晨星时报·第六日特刊·军名不朽》

    清晨五点,雾都依旧沉浸在浓雾之中。

    钟塔尚未敲响第一声。

    整个城市仿佛仍沉睡于自身的体温中,像一头巨兽蜷伏着,不愿醒来。

    街道寂寂无声,只有风穿街而过,裹着昨夜残余的焚香味,在街角低语般游走。

    可今天,有什么不一样了。

    城市中心,旧军部纪念广场。

    军魂碑——那块早已被政务厅划为“历史静默区”的石碑,此刻在晨雾中,迎来了它久违的注视。

    第一个身影站上了石基前方。

    他是一名老人,穿着早年制式的军装外袍,布料洗得发白,边角处已破线。

    他的背略微弯着,腰间挂着一柄已锈的退役军刃。

    他既无随行,也无言语,只是在军魂碑前停下脚步,像是回到了自己原本就该驻守的位置。

    然后,第二个身影出现。

    是个年轻人,戴着压得很低的旧帽,步伐迟疑却坚定。

    他来到碑前,举手敬礼,将一块编号铭牌轻轻放在石基上,然后转身,站到了老人的右侧。

    第三个、第四个、第七个、第十三个……

    越来越多的人,从雾中走来。

    他们没有说话,没有呼喊,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他们只是穿着那一身灰色的布袍,破旧却依然合身,胸口处贴着一张手写的身份卡,编号、旧军衔、所属舰队。

    墨迹模糊,纸边卷翘,有的上面只剩三个字母和一串残缺数字。

    但他们,来了。

    从街口、屋檐下、废弃水渠、地下通道、破塔街深巷,一个接一个地走出雾霭,像是这座城市的梦在逐渐具象成形。

    三百六十二人,列阵完毕。

    他们静默伫立,面朝军魂碑,身形如岩石,不动如林。

    他们的每一个编号,都能在这数年间的“失踪军人名单”中找到对应。

    而那碑,曾经刻着帝国勋章,如今只剩风化的线条和一圈“禁止集会”警告字样。

    没有政务员上前阻止。

    那群原本每日定时巡查的市政员仿佛忽然“晚点”,或者……刻意地“未到”。

    换岗哨兵早该抵达的时刻,空无一人。

    他们不敢来,或不愿来,又或者——他们知道,自己来不了。

    当第六日的晨光终于从雾顶撕开一道口子,那束光斜斜落下,恰好铺在广场正中央。

    编号者仿佛提前排练过般,站成了一座标准的军阵。

    静默的防御列阵。

    一时间,连风都停住了。

    围观者开始聚集。

    最先到来的是那些老军属。她们站在广场外围,抱着手臂,目光如针,掏出怀中那张早已被翻烂的家书、遗照、身份牌。

    她们默默对照那些身影,仿佛只要站得够久,那个消失多年的背影就会奇迹般地回头。

    接着是工匠、学徒、茶馆老板、市政书记、低阶抄写员,还有贵族家的账房与车夫。

    他们也没有说话,只是站着。

    望着那一排编号,望着那些站回城市中心的身躯。

    有人手脚发颤,却仍撑着站直。

    有人将一根未点燃的老烟搁在编号者面前的地砖缝中。

    有人悄悄把脖子上的围巾解下来,轻轻披在其中一人的肩上。

    他们不说什么——他们只怕这些人再次消失。

    没有口号。

    没有演讲。

    没有标语。

    但这寂静,震耳欲聋。

    连城市的钟声,也仿佛因这寂静而迟疑了半拍,才在六点正时缓缓响起第一声。

    钟鸣响起的那一瞬,一名编号者缓缓脱帽,站定、立正、敬礼。

    紧接着,三百六十二人,动作整齐一致,右臂举起,拳抵左肩,标准军礼。

    他们没有徽章,没有军号,没有宣告。

    只有他们自己——

    和,他们的名字。

    就在人们以为这场沉默将以庄严终结之际,远处街道尽头,一抹突兀的红黑身影浮现。

    一队披着贵族纹章披风的议会警卫军,出现在晨光之下。

    领队者步履稳健,眼神冰冷,右手高举一块命运系卡牌——

    《命令之脉》的执行勘定秘诡。

    他们不带疑问而来,他们带着授权。

    与此同时,雾都另一端,破塔街的报童们奔走在人群之间,举着今日的新一期《晨星时报》。

    头版只写了一段话:

    “他们不是来抗议的。

    他们是来告诉这座城市:我们曾存在。

    在编号被贴上前,

    我们也曾有名字,有战旗,

    有一段属于帝国的荣耀。”

    ——《晨星时报·第六日午间专版·编号者列传》

    教堂的钟声敲响六下,声音仿佛从沉底之海浮起,穿过雾霭,缓慢敲进每一条街巷。

    雾都的天空依旧灰白,沉重得像一块湿透的墓盖,压住了呼吸,压住了历史的回音。

    广场上,三百六十二名编号者,已站定整整一小时。

    他们的队列中没有任何口令,没有人为编排,可那排列之整齐、姿态之沉稳,却胜过任何演训营的军纪操典。

    他们的目光不左顾、不右盼,只直直凝视着军魂碑,像在望一面镜子,又像在看一座坟。

    空气像冻结了一层咒语,连风都不敢乱吹。

    人群屏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盐锈的血腥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痛。

    那不是愤怒。

    而是比愤怒更安静、更令人胆寒的东西——

    那是悲怆。

    那是羞辱。

    那是被历史剥夺了姓名的他们,最后一次站立在人间的姿态,用无言之姿,把“存在”刻进石碑的意志。

    一名编号者缓缓走出队列。

    他是αe-4,曾为步兵连的随军医官,左臂尚留着缝合粗糙的旧战伤。

    他将一册早已泛黄的军籍记录本轻轻放在碑脚下,那本子被岁月浸得卷边,角角落落都写着曾经的名字。

    他蹲下身,展开第一页,低声诵读,声音带着轻颤,却清晰如钉入地面的锚:

    “约瑟夫·林恩,重伤身亡。”

    “卡斯特罗·安东,左胸中弹。”

    “文森·艾达,因无后送名额,被留守军堡……生死未归档。”

    他一页一页翻,一名一名念。

    当念到第三十个名字时,他的声音哽住,喉头像被火灼般抽紧,片刻后才爆出一声压抑到几乎破音的吼:

    “他们都死在前线!而我——”

    “我活着回来,换来的不是勋章,而是鲸墓沉眠编号,贵族骑马赏景,我在旁边以奴隶身份表演马术翻滚!”

    他抖着手,将贴在胸前的编号撕下,用力贴在碑脚:

    “我没资格跟他们埋在一起吗?”

    他眼中浮起血丝,喉咙里像压着千斤铅,但语气比石碑还重。

    旁边,另一名编号者脱下外袍,缓缓转身,露出后背。

    编号bf-9。

    他的皮肤早已苍白干裂,脊柱两侧是一道狰狞的疤痕,直抵肩胛,那是当年他在阿德湾用身体挡下一颗火枪弹留下的。

    他扯着嗓子,把后背对准所有围观的人:

    “这不是鲸墓给的!”

    “这是前线打的,是我从敌人阵里捡回来的命!”

    “可你们却给我贴编号!让我去贵族的后厨当仆役,穿着布袍擦他们的靴子,刷他们的金杯!”

    他喊完,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但仍站得笔直。

    这声音像石子砸进沉湖,一圈一圈扩散。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几名军属妇人冲上广场,哭倒在编号者身前,跪地撕心裂肺地喊:

    “你们说他们死了三年——我们做梦都等不回的儿子!”

    “他们回来了!他们是活着的——是人!”

    一名白发老母颤巍巍地握住编号γt/5的手,胸前挂着一枚生锈的旧金军章。

    她的声音沙哑,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字:

    “你还……记得我不?”

    那名军人低头看着她那只曾牵过他的手,眼眶瞬间通红。

    他半跪而下,双拳击地,声音像从骨缝里挤出来:

    “报告……还记得。”

    她的眼泪,崩了。

    气氛开始升温,情绪像石油遇火,没喊口号,却早已燃起一整座广场。

    没有谁在指挥,但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人群。

    一位老裁缝从口袋里取出一面褪色的“退役军人纪念旗”,

    手指颤抖地将它递给站在前排的一名编号者。

    那人接过,双手捧着,轻轻展开。

    他披上战旗,一步步走到队列最前方。

    他的编号是——1679。

    那是鲸墓传说中第一个出现的编号,是被千人梦见、万份剪报传述的“谣言源头”。

    如今,这串编号不再属于神话。

    它有了脸。

    有了血肉。

    它站在石碑前,是个身上满是旧伤、眼神仍如钢火的男人。

    人群里,终于爆发出第一声喊:

    “他们不是编号——他们是战士!是回来的人!”

    “三年前你们说他们战死,三年后他们却在贵族的马厩擦栏杆!”

    “他们是被帝国卖掉的军人,是你们口中‘失控沉眠者’,但他们记得——他们还记得自己是谁!”

    有人哭了。

    有人捶地。

    有记者哽咽着退场,有警官摘下佩剑,悄悄站到人群边缘。

    还有平民走上军魂碑后墙,在石灰墙上,用炭笔写下一行字:

    “编号是他们的诅咒。”

    “我们的沉默,将是他们的第二次死亡。”

    天,依然没有太阳。

    但就在这一刻,整座城市第一次用集体的沉默,为他们立下了一场没有被记录在任何军史里的战役。

    他们没有高呼,没有冲撞,没有石块,也没有旗帜。

    他们只是站着。

    不动、不退、不言。

    可整个王都,都在因为这三百六十二人——颤抖。

    王都·议政厅上座会议室。

    会议尚未开始,空气里便已弥漫浓烈的火药味,仿佛只要一个眼神,就会擦燃整间厅室。

    奥利昂站在正中央,披着金纹王披,神情沉如压顶铁云。

    他右手握着未出鞘的仪式短剑,指节微紧,仿佛握的是律法本身,而非兵器。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像利刃划过石面,冰冷且决绝:

    “该结束了。”

    “他们不是军人,他们只是奴隶。”

    “在加入特瑞安皇家军团的那一刻起,他们立下誓言,他们的血、骨与灵魂,都属于帝国海军。”

    “他们现在不过是在履行誓言。”

    议席中,有议员忍不住低声抗议:“可他们……曾经是……”

    话未说完,奥利昂猛地拍案,声震桌椅:

    “曾经?‘曾经’不是现在!”

    “如果每一个‘曾经’都能让人集结街头、扰乱秩序、煽动民情——那明天是不是所有平民都能穿上祖父的旧军装,在议会门口抗议?”

    “你们真以为这是一场纪念?”

    他目光扫过全场,如审判官在数罪。

    “他们,是来争夺话语权的。”

    “他们要把帝国的荣耀,写在他们的坟头,而不是王室的年鉴里。”

    全场一时陷入死寂。

    只有艾德尔缓缓起身,脸色如铸铁,声音压着情绪,低沉如锤落命纹石:

    “他们不是反抗。”

    “他们只是在请求一句承认。”

    “他们穿着编号,不是为了颠覆,而是想用一身编号,换回一个军名。”

    奥利昂看他,嘴角缓缓勾起,眼中尽是冷笑与讥诮:

    “军名是留给战死之人的,不是给叛徒的工具。”

    “你太沉溺于你那套‘军魂浪漫’了,艾德尔。”

    “帝国的秩序不靠你那几个被淘汰的老兵维持,他们已经过期了。”

    说罢,他转身,对身旁的随军侍从下令:

    “调遣贵族议会警卫军,随我前往军政广场。”

    “我将亲自宣布——编号驱离令。”

    艾德尔脸色瞬间一沉,猛然踏前一步:

    “你无权发布此令!”

    奥利昂头也未回,只留下一句字字如刀:

    “我是皇长子,纯血命纹承继人。”

    “在这王都之中——我就是律。”

    他的披风随之拂动,如同王权自身张开的旗帜。

    艾德尔死死盯着他的背影,眼中寒光如夜锋,指关节已攥得发白,最终一字一顿:

    “你会后悔的。”

    —

    广场之上,编号者仍站立如林。

    他们不语,不动,不屈,像从时光深处走出的雕像。

    市民潮水般汇聚,已蔓延至三条街区外。有人站在房顶远望,有人跪在碑下低祷,

    还有孩子捧着爷爷的军牌,小声念着那串数字,稚嫩地模仿敬礼动作。

    就在此时,一道金红色骑兵列阵自王都大道穿过,马蹄重重落地,像雷霆滚入心脏。

    奥利昂到了。

    他立于广场高台之上,身披日曜徽章,金发在晨风中扬起,身姿挺拔,如同神明在审判凡人。

    他的身后,贵族警卫军列阵,整齐如墙,手持火枪、命纹爆弹、精神压制卡器,一切就绪。

    奥利昂缓缓抬起下巴,声音清晰传遍全场:

    “你们,必须退场。”

    “你们不是军人,你们是奴隶。你们的所有权——现在属于贵族。”

    “你们曾起誓,将你们的血、你们的自由、你们的灵魂,献给王室。”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那一排沉默的灰袍:

    “而现在,你们背叛了秩序,扰乱了城市结构,撕裂了帝国的脸面。”

    “你们不是烈士,是遗物。”

    人群哗然,却还在克制。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缓缓走上前,拄着拐杖,步履摇晃却坚定。

    她站在广场中央,抬头直视奥利昂,声音发颤:

    “我儿子就在这里。”

    她转身,手贴上其中一位编号者的肩膀,泪流不止:

    “他是我生的,是我教他走路、亲手送去军营的。他写信告诉我他剿灭了海盗,获得了表彰。”

    “现在你告诉我——他不是军人?”

    奥利昂眼神一凝,冷冷答道:

    “若他真是军人,他就该死在战场上。”

    这一句话,如同火星落进干柴。

    一瞬间,广场如坍塌的堤坝,沉默被彻底撕裂。

    一声尖叫划破空气,一块石头飞向高台,被士兵挡下。

    紧随其后,是瓶子、鞋子、破旧的祷文卷、碎裂的墓志石、甚至是一张烧毁过半的命纹记录卡。

    编号者没有动。

    他们仍站着,不言不语,但那一排沉默的背影,如千斤石锤,砸在愤怒的心头。

    人群终于怒吼:

    “你不是皇子——你是屠夫!”

    “你连我们是人都不认,我们还凭什么认你是王?”

    “鲸墓是你埋的坟,现在,它翻起来咬你了!”

    士兵开始紧张,警卫统领低声请示是否可以启动精神压制装置。

    而奥利昂,在高台上冷笑。

    他高举佩剑,一字一顿,宣告道:

    “警卫军,出击。”

    “让他们明白——血统之下,命不是平等的。”

    他猛然拔剑,剑光寒冷,直指人群:

    “编号者——不配拥有名字。”

    而这一句,成为燃烧王都最后的火星。

    城市,被引燃了。

    火焰,轰然爆发。

    有一只手,扑向那条被踩在灰尘里的“编号迎归布”,将它从泥泞中拉起、点燃。

    下一刻,有人冲破封锁线,有人将倒地的警卫盾阵掀翻,有人用手中的火把,把早该烧掉的愤怒点燃在广场正中。

    火光在编号者的身后升腾,像某种即将撕破天幕的象征。

    他们终于——迈出一步。

    没有怒吼。

    没有复仇。

    他们只是,将手搭上彼此的肩膀,像曾经在战壕、军港、深海甲板上那样,围成一个战士的最后防御圈。

    “不是反叛。”

    “是——军名回归。”

    这一句话,如利刃划破帝国的密封档案,让埋藏多年的真相,露出血色。

    火焰蔓延,怒潮呼啸。

    当奥利昂高举佩剑、下令全线镇压编号者的那一刻,他仍坚信自己握有胜局。

    他相信贵族的军队、王室的命纹律令、信仰的绑定卡册。

    他相信制度的“自然权威”,可以碾碎这些只剩编号的“半人”。

    他以为,这些编号者不过是几块回收的沉眠碎片,用几条封印咒令与一纸驱散卡就能收场。

    但他错了。

    他忘了真正维系帝国前线战力的主干,从来不是身披贵族披风的仪式部队。

    是那些被广泛征召、受过正规训练、绑定低阶秘诡卡、真正上过前线的——平民士兵与非贵族军官。

    他们和广场上这群编号者,曾穿同样的制服,睡在同一块铁板床上,接受同一个教官的骂声。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人被沉眠、被封号,只因为他们“来不及死”,而帝国需要继续粉饰和平。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第七防卫旅副统领。

    他本是贵族近卫军体系出身,但当他看见一个编号者被命纹爆弹击倒,鲜血喷涌,在地上挣扎时,他握紧了手中的刀鞘,怒喝:

    “他是我战友!是炮火洗礼后活下来的兵!”

    他撕下自己的臂章,走出列阵,一步一步站到编号者身边。

    第二个站出来的,是一名中层指令系统的命纹士官。

    他摘下通讯器,丢在地上,声音压低却刺穿全场:

    “我们不是为贵族打仗的。”

    “你们把我们当成消耗品,连名字都不肯还我们,还敢自称是‘皇子’?”

    他的每个字,都像在击打整座议政塔的权威根基。

    然后,第三个、第四个……

    三十七支编制。

    过半的街区军警分部。

    数百名底层士兵,当场熄令。

    他们摘下徽章,站进编号者的阵列,没有人号令,但每一个动作都如洪水汇流。

    军部通信塔顶端,战术指令灯熄灭。

    而继而升起的,是一面由编号者用碎布撕成、血迹斑斑的战旗,在火光中缓缓升起,猎猎作响。

    “他们没有背叛。”

    “是命令——背叛了他们。”

    奥利昂怔住了。

    他站在高台上,眼神空洞,脸色苍白,低声喃喃:

    “这群人……他们怎么敢?”

    “谁允许他们——不听命令?”

    近侍满头冷汗,声音发涩:

    “殿下……下层军官系统已脱链。”

    “他们说……他们不再听从‘王室’。”

    “他们要一个答案。”

    这一刻,奥利昂忽然意识到,他从未真正理解“军魂”是什么。

    他曾以为军人是可以被编码、被接管的系统节点,是绑定了命纹系统的行走兵器。

    他不明白——那些身上还带着泥、还残留硝烟味的普通人,是靠什么站着。

    他们不是靠编号站着。

    他们,是靠彼此记得,自己是谁。

    他的剑,本意是镇压叛乱,却在这一刻斩断了军人与王室之间最后一根纽带。

    当艾德尔赶到广场,火光照亮他未扣紧的军袍,他看见了血、火、碎裂的命纹驱控器,撕裂的旗帜。

    编号者已不在列阵,而是行动。

    有的冲破警戒线,反击散开的贵族卫队。

    有的筑成人墙,护住广场上的平民、军属与老兵。

    有的人,拾起落地的老枪、斧柄、火把,眼中映出焚城的轮廓。

    这不是叛乱。

    这是一场战争记忆的苏醒。

    是一群本已沉眠的人,被再度唤醒——不是为了服从,而是为了完成。

    艾德尔大步上前,喊破喉咙:

    “够了!现在停手,还来得及!”

    “我会担保你们的军名,我会申请你们的身份恢复权限!”

    “但求你们,现在停下——别让同袍的血,再流在同袍手中!”

    但没有人听。

    不是因为不信他。

    而是他们太久没有被信过了。

    他们只知道,现在不站出来——他们永远不会再被看见。

    他们不是士兵。

    他们是被编号的幽灵。

    是这座城市长夜沉默里,被迫沉睡太久、如今再也不愿闭眼的人。

    就在这时,贵族区街口方向,传来震耳的爆炸声。

    是某处庄园内,沉眠者暴动被粗暴清除,引燃了地窖火油库。

    巨大的爆焰撕裂街区墙体,黑烟升起如鲸墓张口,警报在王都上空齐鸣。

    教会、军政、舆情三塔信号——全面断链。

    王都防卫系统,崩溃。

    艾德尔望着这场即将吞没一切的火海,眼中布满血丝。

    他不是没有权力。

    他只是——来晚了。

    他不是没有威望。

    他只是——抵不过整个城市集体压抑三年的哀嚎。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他能调停的夜晚。

    他不是统帅,不是救世主。

    他只是个目睹失控的见证人。

    一个被时代,推离舞台中央的——多余角色。

    他缓缓收回高举的右手,喃喃低语:

    “记住这个夜晚。”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

    火光照亮整个广场。

    编号军人与现役平民军人并肩列阵。

    城市街头,火把被点燃,孩子们在砖墙上写下一个个旧军名,母亲用炭笔描下编号。

    没有人再听命。

    只有人——终于听见了鲸墓低语中,被吞没的名字。

    “当城市不再等待命令,

    它就学会了自己动手命名。

    那些名字,

    是火焰,是军魂,是不愿再被删去的你。”

    ——《鲸墓哀歌·第六夜曲》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