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平原华氏,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
那就是安排谁来镇守平原郡的问题。
平原郡与季秋先前拿下的其他郡不一样。
这里是青州的北大门。
向北连接袁绍得渤海郡,向西连接曹操的东郡。
未来袁绍占据冀州,公孙瓒南下占据优势时,很可能还要公孙瓒接壤。
同时对接三大诸侯,这里的面对的局势,可谓是非常复杂。
非大将无法镇守。
这也是季秋先前打算让刘备占据平原郡的缘故。
不过如今世易时移,刘备已经被他安排去济北郡了,那这平原郡就只能找别人了。
好在这事也不是很难。
季秋麾下独当一面的将才,还是不少的。
他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最终决定安排魏延来镇守平原郡。
魏延是他麾下最早期的家将,其麾下的魏武营,也是季秋麾下成立时间最早得部队。
魏延和魏武营,几乎参与了季秋的所有战役,并立下了不少功劳。
不论是从能力考虑,还是从资历考虑,又或是从功劳考虑。
他都是平原太守的不二人选!
于是季秋下令,任命魏延为平原太守,携本部两万魏武营,驻守平原郡!
任命下达完毕,平原郡的事情就算是基本处理完了。
季秋打开时空门返回了泰山郡。
而他三日内拿下北海国和平原郡的消息,也随着时间,陆续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引起诸多反响。
……
东莱郡,王氏邬堡。
王翁走进家主书房,找到了兄长兼王氏家主王豹。
“大兄,刚刚接到消息,北海国和平原郡,已经全部被季使君拿下了。
与上次季使君出兵齐郡和乐安郡一样,这次季使君依旧是进兵神速,摧枯拉朽。
不论是北海国,还是平原郡,皆是毫无还手之力。
季使君仅用了三日,便将这一国一郡全都占领了。
其兵锋之盛,可谓是世所罕见矣!”王翁汇报道。
王豹则是深神色大变,不可思议的连声道:“竟然只用了三日就拿下了北海国和平原郡?
怎么会这么快?!
那孔融和华歆不都是天下名士吗?
怎会这般无用!
他们麾下可是各有数万强军啊,这就算是数万头猪,也不可能让季秋用三日就杀干净啊!”
“大兄,事到如今,再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是没有意义了。
如今青州六郡,已经有四郡都落到了季使君的手中,季使君成为青州之主,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为家族存亡计,咱们还是尽早联络季使君,献上东莱郡吧。
如此也能得个优待。
我听说,这次季使君还是挺好说话的。
那孔融是在损失了五万北海军后才投降的,可即便如此,季使君还是给了孔氏家族五等户的待遇。
虽然这里面有着孔氏为圣人血脉的优待因素,但也可以看出季使君对世家大族的态度转变。
若是我等能够不战而降,直接先出东莱郡,那必是要比孔氏更胜一筹,保底也得是五等户,说不定还能成为等级更高的六等户呢!”王翁说道。
王豹苦笑道:“五等户又如何?六等户又如何?
还不都是要失去丁口和田地,失去家族数百年的积累,从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弟呀,不是为兄不愿投靠季使君,实在是他对治下世家大族太苛刻了。
为兄身为王氏家主,上需对列祖列宗的英灵负责,下需对王氏宗族数千族人负责。
实在是不敢做出这等草率的决定啊!”
对王氏来说,早在季秋刚出兵青州,占领齐郡和乐安郡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抱着看风头,只要季秋能打下北海国,就立刻投效季秋的想法。
为此他们甚至特意派出使者,带着重礼去拜访季秋,提前联络感情。
不过随着时间发展,随着他们对季秋势力的了解越来越多。
这当初的想法,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产生变化了。
在他们最初的想法里,投靠季秋其实并不会损害到他们太多的利益。
无非是名义上认季秋为主,并且为季秋提供一定数量的钱粮罢了。
最多不过是将东莱郡十二座县城的管理权交给季秋而已。
这已经是极限了,纵然是当初大汉最强势的时期,也不过就是做到了这一步。
季秋不过是个乱世诸侯,怎么可能做到大一统王朝巅峰期,对治下的控制力?
但很快他们发现,季秋势力的治理模式,与其诸侯,甚至是大汉朝廷,都是截然不同的。
也不知季秋哪里来的这么大财力,他竟能把齐郡和乐安郡的近百万百姓,全部迁进了泰山郡。
此举彻底打散了这两郡世家豪族在当地数百年积累的人脉关系,再也无抗拒官府的管理工作。
同时他还要求,治下所有丁口都不再是奴隶,全部变成自由民。
所有土地的归属权,都是州牧府!
这三条政策落实下去,可以说是将世家大族给彻底打落凡尘了。
如今在季秋势力中,已经没有城外世家大族了,纵然是城内世家大族也少之又少。
反而是寒门的数量开始大幅度增长了。
不仅是当初的那些世家大族,还活着的基本都沦为寒门了。
还有大量底层百姓,开始晋升为寒门了。
这一幕幕看的王氏是不寒而栗呀。
因为他们知道,若是他们投降季秋,恐怕是也要经历这么一番遭遇的。
而他们是断然无法忍受自己变成寒门,或是城内世家大族的。
没有人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利,除非是他们面临生命的威胁!
所以王氏对于投靠季秋的想法,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最初的主动,变为被动,甚至是抵触。
王翁轻叹一声,说道:“大兄,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你难道以为,王氏如今就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
那季使君岂是善类?
你是以为我们不投靠季使君,他就会放过我们?
还是觉得我们能够抵御他的大军?
我们不是孔氏,不是圣人后裔,更没有孔融这个拥有祖灵真血的海内大儒。
所以我们是没有在一切资本都丧失殆尽后,依然获得优待的资本的。
我们此时投靠季使君,虽然保不住丁口和田地,但至少能获得优待。
也能为子孙留下些许翻身的资本。
若是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在过去投靠,那怕是想要保命都很难啊。”
“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为兄认为,我们王氏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那季秋固然是在青州大势已成,但也仅是在青州境内大势已成。
但青州之外,还有诸多强势诸侯虎视眈眈。
冀州袁绍、兖州曹操、豫州袁术、徐州陶谦,他们都不会坐视季秋做大的。
若是我们能够联络他们,那未必没有一搏之力!”王豹幽幽说道。
但王翁却是听得陡然色变,说道:“大兄三思!若是我等继续坐观形势,待到形势进一步明朗后,方才投靠季使君,那最多不过是降低待遇。
但若是联络这些外州诸侯,合谋季使君,那一旦失败,我们王氏可就真要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当初季使君是如何对付泰山郡三大世家的,占领齐郡和乐安郡后,又是如何对付田氏和孙氏的,这可要引以为戒呀!”
“嗯,你放心吧,我是不会联络他们的。只是我认为,即便是没有我的联络,这些诸侯依旧是不回复放过季秋。
所以我想再看看,不到最后一刻,我实在是不想让宗族先辈们数百年的努力,尽化成灰!”王豹深吸一口气,沉默良久,然后说道。
王翁同样是沉默良久,然后叹道:“如果这是大兄的最终决定,那我也唯有支持了。
我们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却是无论如何也分不开的。”
……
济南郡,墨山书院。
崔琰向郑玄拜道:“老师可知,那季秋已然拿下了北海国和平原郡?”
“此事近在咫尺,为师纵然是守在这书院之中,却也有所耳闻。
季使君三日拿下一国一郡,武功之盛,世所罕见呐!”郑玄轻笑道。
崔琰问道:“那却不知,老师对此事有何看法?”
“季珪以为,为师应当有何看法呢?”郑玄问道。
崔琰立刻切齿痛恨道:“季秋此人,出色寒微,品行低劣,不敬名士,凶残暴虐,实乃大贼也!
弟子听闻,此人在治下三郡中倒行逆施,导致当地世家大族已然绝迹,而仅是被直接斩杀的世家大族子弟,就超过万人!
此等贼子,天人共愤,所言所行,罄竹难书,天下英豪合该联手诛之!
如今他又无端挑起战火,占领了北海国和平原郡,也不知这两郡的世家大族们,又要遭受到怎样的迫害!
老师乃是当世大儒,名望著于四海,又是济南郑氏家主。
那季秋野心勃勃,兵锋定不会止步于北海国和平原郡,下一步只怕就要过来攻打济南郡了。
而此事与老师而言,既是关乎大义,又是涉及宗族。
老师应该组织郑氏力量,及早做出准备。
最好是向冀州、兖州的氏族求援,让他们发兵共讨季秋,为国除贼呀!”
这崔琰乃是城外高级世家,清河崔氏的嫡系子弟。
从脑子到屁股,都是切切实实的坐在世家大族这一桌。
其与季秋虽然没有死仇,但却早已是势不两立了。
早在九个月前,季秋首次出兵青州,占领齐郡和乐安郡的时候,他就劝说郑玄,试图借助郑玄的威望,来组织兵马,抵御季秋。
可惜郑玄根本就不理他,让他无可奈何。
如今九个月过去了,他亲眼看到了季秋在齐郡与乐安郡的所做作为,又看到季秋再次出兵占领了北海国和平原郡。
自以为已是时机成熟,于是赶忙过来,再次劝说郑玄出面,组织兵马抵抗季秋。
其实在他看来,如今组织兵马抵抗季秋,已经有点迟了。
因为季秋已经占领了青州六郡中的四个郡。
且已经彻底掌握了齐郡和乐安郡。
同时,济南郡的位置也是极其不妙,处于泰山、齐、乐安、平原四郡的包围之中,且地势平坦,根本就无线可守。
这个时候,想要凭借济南郡的一郡之力抵抗季秋,即便是有郑玄的支持,那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
不过无所谓。
在崔琰看来,天下就是世家,世家就是天下。
季秋此人,竟敢危及世家,那就是天下公敌。
天下公敌,自该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而为了除此大敌,付出些许牺牲是完全值得的。
郑玄素来教导他们说,要有以身殉道,舍身取义的决心。
而消灭季秋,就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就是为了天下大义,就是为了证道。
纵然为此而死,又有何可惜,此乃大喜也!
当然,郑玄可以说,他却不能死。
毕竟想证道的是郑玄,而不是他。
他甚至都不是济南郡的世家大族子弟,与此事并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那为何要为了此事,而凭白送了性命?
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此地已是险地,看来他得尽快找借口离开磨山书院,返回冀州清河郡了。
崔琰算盘打的很好,但终究只是他的算盘。
郑玄显然是没有配合他算盘的想法。
他只是淡淡瞥了崔琰一眼,苍老的眼神中,却蕴含着好似能够看透人心的锐利。
随后淡淡说道:“墨山书院只是个读书的地方,老夫也只是一个教书先生。
这里听不到外面的风风雨雨,也没有影响外面风雨的能力。
你随老夫读书也有数年了,如今也算学业有成,老夫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你这便下山回家去吧!”
“什么?老师何出此言!可是弟子犯了什么错?竟让老师要将弟子赶下山去?
弟子方才或许是言语有些过激,但却没有半点私心,一切皆是为了老师,一切既是为了天下苍生呀!”崔琰脸色陡变,连忙辩解道。
虽然他心中想着找借口,在近期就离开墨山书院。
但那是他自己要离开!
他自己离开,与郑玄让他走,这能是一回事吗?
若让外人知道,还以为是郑玄对他不满,将他赶出了墨山书院呢!
倘若当真如此,那他不说名望尽毁,也要大受损失。
这几年来,辛辛苦苦在墨山书院求学养望,不就都白干了吗?!
但郑玄显然心意已决,丝毫不给他继续留在墨山书院的机会,淡淡挥手道:“走吧,我累了。”
“呃,是,那弟子就告退了,请老师保重身体,好好休息!”
崔琰听到这句话,便知道郑玄是心意已决了,不会再有改变,当下不由得面色灰败,转身步履瞒珊的离去。
而郑玄看着崔琰离开的背影,脸上却是露出了淡淡的嘲讽笑意,心中暗道:“世家?不过天庭走狗而已!大变已到,看你们还能猖狂到几时!”
……
渤海郡,太守府。
“你说什么?
季秋已然拿下了平原郡?
还任命了魏延来做平原太守,携两万魏武营驻守平原郡?
他从出兵北海国,到拿下平原郡,总共只用了三天?
平原华氏投降了刘备,刘备则被季秋礼送出境,去了济北郡?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是神仙吗?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到了这么多事?
你是不是在骗我,这些都是假的对不对!”袁绍满脸难以置信的吼道。
就在十日前,他还在意气风发的整顿兵马,准备出兵平原郡,占据平原郡。
可短短十日过去,他的兵马还没集合起来呢,却告诉他季秋已经掌控平原郡了。
这怎么可能!
许攸苦笑道:“属下岂敢欺瞒主公,这些都是经过属下反复确认的消息,都是绝对真实的!
同时属下分析,季秋是绝对有可能做到这事情的。”
“哦?那我倒要听听,你到底是如何分析的!”袁绍沉声道。
许攸说道:“首先,季秋拥有拥有无视距离运输兵马的能力!
因为他拥有无视距离运送兵马的能力,所以不论是北海国,还是平原郡,都无法与之抗衡。
在短短三日内被相继消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你等等,无视距离运输兵马的能力?他怎会拥有这种能力?这是什么秘术?我怎么从未听说过!”袁绍疑惑道。
许攸道:“这并不是某种单一秘术效果,而是两种秘术组合起来的效果。
主公莫不是忘了,那季秋手中可是拥有乾坤布袋的。
而乾坤布袋就拥有内部演化世界,容纳兵马的能力。
同时,属下一直怀疑那季秋是觉醒了能够瞬间移动数百里的先天秘术。
若是当真如此,那这先天秘术与乾坤布袋组合起来,就可以实现无视距离投放兵马了!”
“嘶,竟然还可以这样?!”
袁绍倒吸一口凉气,然后愤愤骂道,
“袁术可真是个废物!若非是他太过废物,又怎会让乾坤布袋这种宝物,落到季秋手中!”
当初正是袁术向袁魄举荐了袁涣,然后由袁涣带着乾坤布袋去泰山郡中算计季秋的。
可惜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能算计了季秋,反而是连人带乾坤布袋,都被季秋给拿下了。
从这个角度看,似乎袁绍更应该骂的是袁涣。
毕竟他是具体执行者,且还在事后投靠了季秋。
但在袁绍心中,袁涣这种货色根本就值不得他骂。
在这件事中,也唯有袁术,才值得他开口一骂了。
“咦?不对呀,我记得以乾坤布袋运送兵马,可是要耗费大量龙气的。
纵然是那季秋拥有瞬间移动的能力,还有乾坤布袋,又哪里去找如此多的龙气?
就凭他麾下三个郡,总共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口,就算他消灭了所有世家大族,亲自掌控这些百姓,怕也难以运送多少部队吧?”袁绍忽然好似又想起来了什么,不由说道。
但许攸却是摇头道:“这正是属下要说的第二个分析结论,季秋的实力,只怕是选在我们的预测之上!”
“嗯?此话怎讲?”袁绍问道。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