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红岸》的后半段,主要讲述的就是叶文洁在红岸基地中,究竟是如何与三体文明取得联系的。
这其中也顺带着就解决了【星河电影宇宙】系列前面很多电影剧情中的问题。
比如这个红岸基地的作用,表面上是为了开发针对太空中卫星的微波武器,然而实际上却是那个年代华夏为了追赶,于是希望通过用微波发射器对外太空发出声音,以寻找到外星文明以达成技术突破。
在叶文洁看来,这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想法和思维决策,只不过红岸采用的电波发射设备以及方法,还十分的落后。
因为电波信号传得越远就越微弱,太空中的干扰电波太多,外星文明要收到人类所发送的信息可能性很小。
经过他们的研究计算发现,为了使宇宙中的外星文明接收到红岸基地的电波信号,发射功率应该与一颗中等恒星的辐射功率相当。
然而红岸基地的发射功率仅仅是地球能调集的输出功率的千万分之一,这声来自红岸的呼喊,就像万里长空中的一只蚊子在嗡嗡叫,不会有人能听见。
所以即便运转了很多年叶文杰所在的红岸基地也依旧是一无所获。
他们所发出的声音既没有获得外星人的回应,自身的监听设备也没有听到来自宇宙中其他文明的声音。
于是在这种始终没有收获的情况下,红岸基地的重要性也是一降再降,但叶文洁在基地内的地位,反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了。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她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太阳系内新的强发射源》的短讯,再结合自己之前搞出来的太阳结构数学模型,最终成功发现了太阳的“能量镜面反射”原理。
根据她的研究,这一层层悬浮在太阳垫江海洋中的飘忽不定的薄膜,拥有着许多奇妙的性质,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增益反射”特性。
也就是说这些太阳内部的能量镜面,不仅仅是如他们之前猜想的那样简单的反射低频测的电磁辐射,而是将它放大了。
关于这一理论,叶文杰也通过观察到太阳收到木星的电磁辐射后又发射出来,地球以16分42秒的时间差分别收到放大前后两次辐射的现象而得以验证。
太阳是一个电波放大器!
这就是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最重要的结果,也是地球如今所面临的一切灾难的开端。
因为叶文洁依靠这一理论和原理,向宇宙进行了广播,并且这个广播还被三体文明的电磁波监听员成功捕捉到。
而面对着三体文明监听员良心发现的三条“不要回答”,对人类早已失望的叶文洁依旧是选择了无视这段提醒,冲着地球发出了带着信息的电磁波。
“到这里来吧,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介入。”
虽然这段信息发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秒,但其蕴含的信息,却是最终帮三体星人确定了地球的方位。
只不过在按下电波发射按钮之后,叶文洁就晕倒在了地上,然后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
……
电视剧《红岸》的前半部分,基本上就是讲述了年轻叶文洁过往的遭遇以及她在红岸基地的故事,还有她这段时间的心理转变。
剧中这部分基本上是通过叶文洁被捕后,以审讯的方式从她口里说出来的。
年轻的叶文洁加上老年叶文洁,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角色,并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掀起了巨大的讨论热度。
虽然在大刘的《三体:地球往事》出来后,叶文洁的存在本身也是极具争议的,但电视剧和小说不同,王子文的表演,赋予了这个角色截然不同的感染力。
甚至于让不少人都因为叶文洁的遭遇而对这角色产生了共情,以至于渐渐从反对叶文洁发展到质疑叶文洁、理解叶文洁。
在网络上,当《红岸》的剧集发展到叶文洁按下向三体文明发送信息的按钮时,弹幕上甚至还有人发出了“按地好”、“世界属于三体”等文字。
这其中当然有不少乐子人是在开玩笑,但也不乏一些人真的对叶文洁的经历和举动产生了共情,将自身的一些经历带入到其中。
就像有些评论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我是叶文洁,那按钮会被我按爆掉。”
事实上这样的论调在网络上还是很有市场的,特别是这些年,不少影视剧当中,反派角色很多时候都比正派角色更有魅力,更受欢迎,例如《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还有这部《红岸》当中的叶文洁。
这种对反派角色人物的情感投射,已经逐渐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热潮。
当然,它看似是有些不正能量,不道德,然而实际上这种思潮更多的还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小众选择所带来的廉价“高级感”和“优越感”。
用老祖宗的话说,这叫做“众人皆醉我独醒”,用现代化说这叫“杠精”。
因为“我独醒”,所以我高级,我比你们更优秀。
反潮流,小众化,反集体,反建制,不随大流,这就是精神上的“奢侈品”。
若是主流思想都认可祁同伟,那或许这些赞同祁同伟和叶文洁的人,立马又要换一个说法了,因为这时候反对祁同伟就成为了新的高级观点。
只不过《红岸》作为主流的正能量作品,既然是通过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批,自然不可能在意识形态上犯错误,为了所谓的流量传播不好的价值观。
所以在电视剧的后半段,创作团队也对叶文洁进行了结构,并未给她的行为增添合理性。
比如说电视剧里,叶文洁在红岸基地工作的时候,和杨卫宁组成了家庭,杨卫宁也对她很好,但为了除掉知道三体文明的雷志成,叶文洁割断了绳索,害死了和雷志成的同时,也导致了和雷志成一起下悬崖检查设备的杨卫宁。
对于叶文洁的这种行为,电视剧里专门给了老年叶文洁一段相关的审讯镜头。
在听完叶文洁对这段往事的回忆后,史强抿着嘴问了一句:
“我就问问,回答不记录,当时你是什么感受?”
饰演老年叶文洁的陈瑾此时表现得极为克制,她淡然地回答道:
“冷静、毫不动感情的做了,我找到了能够为之献身的事业,付出的代价,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不在乎,同时我也知道。
全人类都将为这个事业付出史无前例的巨大牺牲,这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嗯,”史强点了点头,“所以你的丈夫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你牺牲了?是这样吗?”
叶文洁沉默不语,关于这段事情的是非对错,《红岸》的创作团队也没给出一个具体的定论。
不过在电视剧里,倒是有一段原著中没有的新增剧情,那就是特事部门的人员为了调查叶文洁,专门前往了杨卫宁的老家进行走访,打听了有关于他的情况。
电视剧从侧面告诉了观众,杨卫宁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是家里的长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且时常接济家人,他家里也并不是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兄弟姐妹和老父母。
只不过很显然,虽然叶文洁经历了很多,落了难,她也始终是个教授的女儿,后来更是大学里的教授。
所以即便是和杨卫宁结了婚,有了女儿,她也没在丈夫死后去过丈夫的老家,见过丈夫的父母一面。
这究竟是她不敢面对杨卫宁的父母,还是完全不在意这对农村的老人,如同当初那些害死自己父亲的人一样不曾忏悔,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而且不仅仅是杨卫宁,就连对叶文洁有威胁的雷志成,在特事部门的走访调查中,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他也有着自己的家人,有着父母和妻儿。
对于他们,叶文洁又是否有所忏悔呢?
当这段剧情出来以后,网络上原本那些一面倒支持叶文洁的声音,就开始有所分化了。
正如剧中未曾言明的那样,叶文洁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那是她的自由。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牺牲其他人,还是在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当时网上针对这段剧情有个评论就获得了大量的点赞。
“这段剧情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面的很多案子里,凶手都有不少不得不杀人的理由,但包拯即便是再不忍,再同情凶手,也会坚持一个原则,谋杀就是谋杀,但求一个无愧于心,这就是包拯的魅力,让人格外印象深刻。
很显然,叶文洁的所作所为,就没有那么无愧于心、坦坦荡荡了,她始终还是在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找理由。”
而如果说叶文洁在红岸基地谋杀雷志成和杨卫宁,并且还毫无忏悔的剧情,消解了叶文洁行事的正义性,那么电视剧《红岸》的后半段,更是消除了叶文洁行事的神圣性和合理性。
剧里的后一部分,并未给予叶文洁和伊文斯相识的那一段过多的剧情,因为这部分的结构以及对伊文斯所作所为合理性的反驳,在王皓的电影《三体》中,就已经通过毛乌素沙漠的植树造林,给予了这些所谓环保人士以及他们反人类行为一个有力的回击。
《红岸》后半段聚焦的,更多的还是叶文洁和齐家屯之间的故事。
或许这也是叶文洁整个人生中难得的暖色调。
因为知道雷达峰上都是有学问的人,齐家屯的孩子找了上来,并恰恰找上了她,请教了一个有关于中学物理的问题:
课本上说自由落体开始一直加速,但最后总会以匀速下落,这些村里的孩子们想了几个晚上,都想不明白。
“这是涉及到力学问题了。”
当听到叶文洁的这段回忆时,史强暗自嘀咕了一句,声音很轻,叶文洁也没有听清楚,所以她的回忆继续。
在这段回忆里,因为那一次对孩子的指导,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了雷达峰上。
一开始是七个孩子,其中除了之前的三个,还有四个是从更远的村镇来的。
等到了第三次来找他的孩子是十五个,同来的还有一个镇中学的老师,他也是来向叶文杰请教一些教学上的问题。
之后,隔三差五的就有孩子来山上的红岸基地向叶文洁请教,以至于基地的食堂饭厅里都支起了一块小黑板,成为了孩子们的教室。
而叶文杰的这种付出也是有收获的。
1978年的除夕夜,当叶文洁下班了,一个人回到基地分给她的宿舍时,里面空荡荡的,只有腹中的孩子陪伴着她。
当她躺在冰冷的床榻上,听着外面的寒风呼啸,孤寂就像一只巨掌压着她,叶文洁只觉得自己被越压越小。
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开门的叶文洁先是看到了哨兵,然后是一群自己教过的学生,这些孩子的怀里还抱着东西,当衣打开,是一个大瓷盆,盆里是热气腾腾的酸菜饺子馅。
这之后,就是叶文洁临产了,因为胎位不正,难产的情况下,生育成了她所遇到的鬼门关,剧痛和大出血让她昏迷了过去,但最终她还是顺利活了下来,母女平安。
而之所以能活下来,只因为在她大出血的时候,有齐家屯的几十位农民来给她献血,他们中很多人的孩子叶文洁曾辅导过,但更多的是素昧平生。
《红岸》通过这样一段剧情,用齐家屯村民的善良,向叶文洁以及看电视剧的观众们展现了人类美好善良的一面,甚至于就连叶文洁,似乎也被齐家屯村民的包容和善良所感动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心中的什么东西渐渐融化了,在她心灵的冰原上,融出了小小的一汪清澈的湖泊。
然而如果单纯的以为《红岸》的创作者们是想用“人类具备多样性,人类还是具备美好的品质,人类值得被拯救”来反驳批判叶文洁,那就是肤浅了。
因为在这段讲述了叶文洁的故事后,《红岸》紧跟着就借此将视角延伸到了史强的身上,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他的身上,有些类似又并不相同的另一件故事。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