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第647章 《火星救援》(上)
    第647章《火星救援》(上)

    “嘶!”

    电影院里,现场的所有观眾们都因为章北海用像是订书机一样的皮肤吻合器將自己肚子上的伤口钉起来而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种血淋淋的画面所带来的衝击,加上刘燁虚弱且痛苦的真实表演,让人只觉得头皮发麻,相同部位在隱隱抽搐。

    这是一上来就放大招啊,电影院里的观眾们只觉得这部《火星救援》格外地吸引人,但那些同样买了票的专业同行们以及影评人却是清楚,王皓这是对於电影的敘事结构和讲故事的节奏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如果说一开始独特到令人神往的火星景象是“缓”,那么突如其来的沙尘风暴剧情衝突就是“急”。

    然后是温馨的回忆片段是“缓”,接著紧急自救又是“急”。

    在这一缓一急,一缓一急的节奏中,观眾们的情绪也好似坐过山车一样沉浸其中,为之著迷,完全忘记了外界的环境。

    关键是这种调动情绪的手段十分圆融老辣,不见丝毫刻意,这就十分难得了。

    只能说可以当上国际性大导演的人,终究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王皓在搞出这么大一个商业帝国后,依旧不忘对电影拍摄和製作技术的提升,確实是不容易。

    而电影里,在经过一段令人牙根抽搐的艰难自救后,章北海自身的伤势情况也总算是不再恶化,甚至於慢慢迎来了好转。

    这“祝融前哨基地”里,当然是常备著各种药物的,並且份量十足。

    而在將一些消炎药和抗感染药內服外用后,剧情又再次来到了“缓”的部分。

    稳定住伤势后的刘燁披著毯子,坐在电脑前,对著“祝融基地系统”开始交代著最后的遗言。

    不仅仅是地球上的航天局领导以及那些离开的航天队员,即便是章北海自己,在面临当前这样的状况时,亦是忍不住心生绝望。

    他被落在这距离地球八千万公里之遥的火星上。

    当章北海躺在冰冷的床榻上,忍受著腹部隱隱的痛楚时,环顾四周,绝望如火星的寒夜般向他袭来。

    基地內剩余的补给品口粮仅够维持31个火星日,大约是34地球日,而最近的下一批科考队,需要等待整整四年才会抵达火星。

    且不说食物的问题如何解决,这基地里的氧气机若是坏了,他就得窒息身亡;水回收装置坏了,他就会渴死;基地坏了,那他就会变成血肉烟,內爆而亡。

    关键是通讯设备也已经在刚刚的沙尘风暴中损毁了,那断掉的天线不久前才扎在他的肚子上,这也就意味著此时的“祝融前哨基地”彻底与地球上的华夏航空航天指挥中心失去了联繫。

    “祝融前哨基地”外,红色的荒漠一望无际,整个火星上,孤零零的只有这么一处人类的居住地。

    不过短暂的情绪失落后,章北海想起了他父亲曾经和他说过的话。

    “你要多想。”

    章北海迅速恢復了一名华夏军人冷静、坚韧的特质。

    他开始清点起基地里剩余的物资,虽然未来很绝望,他也绝不会放弃一丝丝的可能。

    很快,在盘点物资的过程中,他就发现了关键转机。

    作为这次火星探测行动的桥头堡,“祝融前哨基地”的建立,本身是承担著很多项科研任务的。

    他们的队伍里人才济济,军人、医生、生物学家、植物学家、气象学家、地质学家、机械与计算机专家,可以说每个人都身兼多职。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而除了要对火星的地质、气象、资源等元素建立探查任务以外,“祝融前哨基地”实际上就是奔著具备长期留驻功能建立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处基地里配备了必要的生存设施,如氧气机、水回收装置、粪便处理装置、新型能源系统等等。

    只不过一开始中国航天部门的打算是给“祝融基地”留一个ai型管家,让它负责监管这个基地,看看这种基地能在火星的环境下坚持多久,长时间的运转中会出哪些问题。

    那么既然是要发展为常驻基地,食物肯定是重中之重。

    所以航天部门也考虑到了“火星农业发展可行性研究”这一项目,其中就包括测试地球作物在火星环境下的生长潜力。

    当然,作为第一次火星登陆科考,航天部门也没打算让章北海他们这次就在火星上种食物。

    他们只是在后勤物资中准备了少量的种子,准备测试一下各种粮食作物的种子在太空运输的过程中,是否会出问题,还有好不好保存。

    而当章北海將这部分物资翻出来时,看著其中占据了最多份量的土豆时,亦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自言自语道:

    “果然,和海军仓库的储备粮一样……当年在南海礁盘上,也是靠这个撑过了颱风季。”

    对於会在这批“火星农业可行性研究”的样本中发现土豆,章北海是丝毫不觉得意外。

    他当初在海军远洋舰队中担任军官的时候,就曾参与过舰艇轮值,负责过舰艇的后勤保障任务,了解並学习了舰艇的淡水循环系统维护和应急食物培育,其中就有紧急情况下如何利用水培技术种植蔬菜应急。

    这其中土豆可以说是他接触过的最多的食物了。

    因为这玩意具备高热量、易储存、適应性强等特点,既可以作为主食,又能当菜,做法也是多种多样,一直是紧急储备粮的首选,常常和压缩饼乾並列为海军舰艇的“压舱石”。

    此次很显然它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选为了火星农业实验的首选作物。

    中国航天部门原本的计划是在第二轮的任务中开展种植实验,以验证火星土壤改良技术的可行性。

    但这一次,或许相关的计划得提前了。

    好吧,章北海直接就开始计算起来。

    他们在火星表面的任务时间是31个火星日,保险起见,此次降临火星携带够了68个火星日的食物。

    而这,是6人份的。

    所以就章北海一个人的话,可以坚持300天,若是限定食量,甚至可以坚持400天。

    所以他这个太空军的军官得想办法,在这荒无人烟的异星球,种出够吃三年的食物。

    这种事情若是换做其他国家的军人来,或许会毫无头绪,亦或者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但换成华夏军人,那情况就不同了。

    他只是当航天员太久,对过往的记忆有些模糊了。

    但当面对那些土豆时,体內属於中国人的dna和华夏军人艰苦奋斗的本色以及过往在海军舰艇上的工作经验,都被激活了。

    他將基地大厅清空,改造成温室,然后收集队友们已经乾燥处理过的排泄物,混合著从外面铲回来的火星土壤,將那些土豆都种了下去。

    这一刻,在章北海的身上,观眾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华夏农民身影,看到了曾经那个困难年代,延安和敌后根据地的红军战士一边抗战一边还要忙著种地。

    同时属於章北海的记忆,也在他种地的时候开始闪回。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他的父亲还不是海军的军官,曾在边境军区参与过垦荒活动。

    但是章北海的父亲也是这样翻地、播种。

    父亲的话语又在他的耳边响起。

    “北海啊,你要记得,这土地才是我们民族的根!”

    基地大厅的地面铺上了火星特有的红色土壤,周围被透明的薄膜覆盖,土地上则是划出了一道道间距相等的沟壑。

    章北海將拌合好的农家肥舀上一勺放进沟壑里,盖上土,再放上一块切成小块,带著芽孢的土豆,用土將其固定住,然后浇上水。

    说到水,电影发展到这里,就又从“舒缓”的节奏进入到了“紧张”的氛围。

    在章北海的计算中,他一共开垦出了126平方米的土壤,但每立方米的土壤需要40升水才能种出东西来,靠这基地里原本储藏的生活用水,以及循环用水,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搞到更多的水。

    该怎么办呢?

    在火星上打井肯定是不现实的,这里也没有河流,所以只能內求了。

    章北海翻阅著基地里的各种资料,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可以利用基地外面剩余的火箭燃料联氨(nh),通过化学反应来製造水。

    只需要把联氨用在催化剂铱上,就能催化分解出氮气和氢气,然后再將氢气点燃,与氧气结合,就可以得到水。

    章北海初次尝试这个方案就成功点燃了火焰,只是还不等他跳起来欢呼,燃烧室的爆炸就將他没来得及剃的头髮都燎成了焦炭,同时这爆炸也將放映厅里的观眾们嚇了一跳。

    原来在章北海平实的敘述中,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危险。

    不过生存的危机当面,章北海收拾心情后,很快就更加小心地投入到第二次实验中。

    “知道吗,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初从海军转到太空军的时候,看过的一本人物传记,上面就说了这个。”

    全副武装的他一边对著摄像头自言自语,將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一边再次进行著实验。

    “有趣的是,书里面说美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当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五个人想要製造火箭燃料,差点就把寢室烧了。

    不过学校並没有开除他们,反而是在附近的农场给他们找了个位置,让他们继续研究,这才有了人类后续的太空计划。”

    章北海的自言自语声中,这次的实验倒是没再出什么么蛾子,火焰成功被点燃了。

    而电影院里,看到这一段的邓爽父亲,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

    “什么,爸?”

    坐在旁边的邓爽不像其他人,注意力並没有完全放在电影上,所以疑惑地问了一句。

    这时邓父的声音才稍稍大了一点,对著坐在另一边的孙子科普道:

    “钱学森,那五个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里面,有一个就是钱学森。”

    邓老爷子给孙子的科普,只是一个小插曲。

    而当火焰点燃,章北海於宿舍睡著的时候,基地大厅周围的透明薄膜上,已经覆盖了一层细密的水珠。

    水的问题,终於是解决了!

    经过章北海的努力和大胆冒险后,在第45个火星日时,他种下的第一批土豆,总算是冒出了幼苗。

    当章北海俯下身子,用颤巍巍的手指轻轻触碰那绿色的嫩芽时,亦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这一刻,他成为了首个成功在火星上种出粮食的人类。

    也就在章北海於火星上艰难求生时,地球上的华夏航天局,也正在为任务中“牺牲”的章北海举行追悼会。

    但航天指挥中心里,卫星图像分析师钱丽丽(杨冪饰)偶然发现,火星基地附近的太阳能板被人为清理过沙尘,且火星车的停放位置发生了变动。

    她立刻將这一情况上报给火星探测任务总指挥张宏毅(张涵宇饰),以及首席科学家杨宏亮(王学圻饰)。

    航天部门的头头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大为意外。

    难道章北海还活著?

    经过细致的比对,他们终於是確认了“祝融前哨基地”內確实是有生命活动的跡象,而这也无疑证明著,章北海並没有在那场巨大的沙尘风暴中牺牲,他活了下来。

    只是这个如同惊雷般震动了华夏航天部门高层的消息,同时也引发了航天部门內部的激烈討论。

    一方面,航天部门刚刚才给章北海办过追悼会和葬礼,新闻媒体都大加报导了,这时候爆出这个消息,说他们把章北海落在了火星,无疑会带来极大的舆论压力。

    另一方面,即便是知道了章北海还活著,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海外撤侨,地球和火星的距离,是以千万公里来计算的。

    祝融前哨基地的生存物资有限,中国下一次火星登陆计划是四年之后。

    新的火星探测飞船还在设计生產当中,目前现役的“天问六號”宇宙飞船则是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飞船上的生存物资和能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返回火星並登陆了,並且到时候飞船的使用寿命,也会因为这额外的任务而濒临极限。

    况且就算“天问六號”飞船冒险返航去接章北海,那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个过程中,章北海都饿死在火星上了。

    所以为了註定会死的章北海,为了去给他收尸,进行这种风险极大,赌上其他太空人生命的救援行动,值得吗?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