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胜算已经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胜算了。
实际上,三成可能都没有。
毕竟后土军团虽说神奇,但周访也知道这叫军魂军团,可就算再利害,襄阳之中屯兵十万是不爭的事实。
司马懿这边满打满算就是七万,其中將近一半是新兵。
用七万打十万,还是攻城战,周访实在是不看好。
甚至於就算是在野外作战,周访觉得都够呛。
“元帅,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魏延躬身问道。
周访的疑惑也是他的疑惑,不过魏延从诸葛亮嘴里听说过司马懿很多次,他觉得司马懿既然如此从容,那便然有办法。
“你带人用第五云雀的能力,监管住襄阳城四周城门,確保监管敌人的动向!”
司马懿摆摆手,示意魏延去侦察和监管晋军。
“喏!”魏延有些不解,但还是將人手撒了出去,以他一个本部监管四面城墙確实是容易的事情。
“徐公明,带傀儡兵动手先打一次!”
“姬建去堆几个土山,让隨军工匠的去组装攻城器械,先给对面上上压力!”
“周访你跟著太史慈將军去整顿营盘,太史慈將军是沙场宿將,你跟著多学多看!”
司马懿老神在在,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兵力上的差异。
“你到底打算怎么做?”
“你应该看得出来,襄阳城不好打,而且拖下去的话,敌军还会有增援!”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等到眾人散去,庞统摸著鬍鬚询问司马懿。
“我等的就是他的增援!”司马懿督了一眼庞统,隨口回应道。
“你打算引对面出来?”庞统闻言立马猜到了司马懿的打算。
“七万打十五万?你倒是敢想!”
“放心好了,最新消息,洛阳那边打算支援我一批援军,而且全是精锐,我们也有十万人!”
“有奇蹟军团?”庞统眼睛一亮,要是有奇蹟军团那可就好办了。
摆开阵势牵制住对面主力,让奇蹟军团从背后穿插,一波就能打爆对面。
“当然没有!”
司马懿无奈地撇了庞统一眼,要是有奇蹟军团,那还谋划个屁,直接一波带走对面不就好了。
而且奇蹟军团来了,他还怎么独揽军功,没有军功他拿头当封王。
“有些谁来?”庞统摊开双手,他这也是为司马懿考虑嘛,有强援多是一件好事。
“马超、庞德、夏侯惇、夏侯渊、贵霜的一个帕陀甲士团!”
“嚯,全是封王,你的面子还挺大的!”庞统是聪明人,立马就从这些人身份上感受到了背后的意思。
不光是在强化中央和分封的联繫,还在促进各个封王之间的联繫。
姬建带著后土军团搞土木作业,对於他们来说,这种本职工作几乎毫不费力。
很快便在城外堆积起几个土山,这种事情实在太简单了。
隨军的工匠也將攻城器械组建了起来,这些都是墨家研究出来的器械,是司马懿派人去墨家协商来的。
墨家还是很乐意拿实战检验自己的发明的,而且司马懿还愿意给钱。
虽然是未来才能兑现的借条,但对於墨家来说,这东西不怕兑现不了。
短短一天时间,城外就出现了几个临时的攻城高台,后土军团干这种基建的活实在是太过於高效。
按照司马懿推算,后土军团燃烧军魂的情况下,搞不好能够一夜之间建立起一座土城。
城內有心阻止,但徐晃带人正面攻城,魏延监控著四面城门,太史慈还带著本部在中间巡逻。
於是乎城內的晋军就只能眼睁睁的看著城外基建,没办法去阻止。
看到这种情况,周坊有些吃惊,他把自己放在襄阳城的位置上,愣是想不到该如何阻止司马懿。
司马懿提前堵死了城內的所有反击,然后顺理成章的把事情推进下去了。
战爭玩的不就是让对方想做的事情做不了。
结果现在司马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情推进下去,这怎么看胜算也是大大提高了。
最先搞定的就是舰炮,构造和舰船上那些差不多,墨家也是一鱼两吃,顺带实验新型舰炮的威力。
不过这东西没有自循环体系支撑,为了和投石车也没有太大的区別,想要拿这个轰塌城墙,有点不太可能。
尤其是有云气笼罩,而且远比正常城墙更加厚实的襄阳城。
“开炮!”负责测试的墨家弟子大吼一声。
一列排开的舰炮就开始轰鸣。
巨大的石块从新式舰炮之中飞出,这种利用天地精气电磁加速的办法,没有自循环体系支撑,只能抽取天地精气作为动力源,威力明显下降了一大截。
在墨家弟子计算出的弧线下,几颗石弹以极快的速度轰飞了出去,然后越过城墙,落在了城池里面,將房屋砸塌,顺带著弹出来的石块还將后墙砸倒。
“好烂的威力!”
墨家弟子有点不太满意,没有自循环体系,根本没办法发挥出舰炮最大的威力。
“急什么!”司马懿挥挥手,让一群新兵在土山附近摆出阵势。
新兵也要看怎么用,只要能列阵提供效果,新兵也有大作用。
司马懿做布置的就是內外隔绝的军阵,效果就是可以在局部內聚拢天地精气,从而视线局部高密度天地精气。
虽说不如自循环那种整个舰队抽空一片区域,但是也足够让威力提升一大截。
果不其然,天地精气浓度提升之后,舰炮的动力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再度调整了弧线之后,舰炮轰的再一次炮击,这一次石丸全部砸中城墙。
几个倒霉的晋军士卒被石丸砸中,整个人直接被打成了肉糜。
那种惨烈的景象,让城墙上晋军士卒的士气开始狂掉。
他们有牺牲的勇气,但是被人从那么远的距离砸死,而且还死的这么惨烈。
他们心中无法控制的涌现出恐惧。
司马懿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就是为了给城內的守军製造压力。
这么大力气,才打死几个小兵,从性价比上讲,直接亏到了姥姥家。
但是他就是要利用这些小事,一点一点地给晋军士卒施压,逼著城內的將军最后做出错误的判断。
这也是司马懿將调走杜预视为初始条件的原因。
这种办法只能对付普通的將校,一旦跨越了大军团指挥那条线,那么这些小手段就无法真正影响局面。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
一旦跨越到了某个水平,普通的阴谋诡计都只会惹得自己一身骚而已。
这一点,司马懿在其他几个军神身上认识的很清楚。
“把动静搞大一些,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攻击!”
听了司马懿的话,墨家弟子果断换上爆裂炮弹,这一发下去能够像长水一样,对一个区域內都进行轰击。
直接將衝击波扩散到周围,攻击范围直接翻了数倍,普通士卒就算穿甲都会被震死。
不过这玩意无云气下对於有防御天赋的士卒没用,有云气的状况下杀伤力更低,但对於司马懿所要求的动静大一点绝对满足。
一下午的时间,就將城墙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轰炸了一遍,搞出数十人的死伤,城內士卒的士气更加低落。
但城內也拿这没什么好办法,他们投石车和床弩根本就够不著城外大军,更不要说城外还有后土军团搭建的高台。
从高打低向来都是容易的。
更不要说,星汉帝国的战爭器械比晋的更加先进。
搭建在高台上攻城器械,完美压制了城墙上守军。
不过因为兵力的缘故,司马懿也只能將这种压制扩散到两面城墙,而无法兼顾所有的方向。
但光是这两面城墙的压制,还有傀儡兵时不时的衝锋,都让襄阳城內的士卒头疼不已。
他们最后甚至需要主动退让城墙,在城墙下方设立方向,以高手作为侦察兵,在城墙上侦察。
等到傀儡兵衝上城墙,他们再爬上来。
否则就是站著给舰炮当靶子。
城內的晋军很快就有了办法,依託於城池云气储备的防御秘术被搭建了起来。
防护罩將舰炮的攻击挡在外面,让城墙上的晋军们欢呼了起来。
司马懿则在棋盘上点下一颗棋子。
情况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墨家的技术压制,让他很清楚的意识到,晋军绝对会研究秘术来反制。
一时半会他们肯定搞不出什么高端技术。
所以最后多半开发出来的就是防御性质的秘术,而且还是一刀切的类型。
这种秘术的最大的弊端,就是会將內外完全隔绝。
外面的舰炮固然轰不进去,但城墙上的各种远程打击手段,也无法对外进行攻击。
没有远程部队的打击,自然是最佳的攻城机会。
“火候差不多了,今天准备进行一次强攻,先进行三轮炮轰,然后尝试全力攻城!”
“直到我方士卒登上城墙之前,舰炮一刻不停。”
司马懿冰冷地下达命令,他知道这一次衝锋会有伤亡,但为了胜利,他必须要將兵力投入进去。
只有他们的攻势猛烈到夸张,让城內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才能让他们像是弹簧一样触底反弹。
大军趁著晋军高兴的时候猛地发起了突袭。
司马懿在冷笑之中使用自己的精神天赋,直接灭掉了襄阳城附近的所有天赋。
原本坚固的防御秘术瞬间就被掐断,强烈的炮火砸的城墙上的晋军抱头鼠窜。
在强烈炮轰的掩护下,大军直接衝到城墙下方。
而这个时候司马懿也撤掉了自己的精神天赋,脸色猛然间苍白了一大截。
他的精神天赋要做得越精確,消耗就越大,封掉的东西越多,消耗也就越大。
如果只是最简单的,不分敌我封掉精神天赋,司马懿能持续一个月。
但像是这种高端的,掐灭对面防御秘术还不影响自家的情况,司马懿也扛不住多久。
好在这种大型秘术的开启是需要时间的。
而这段时间足够將晋军士卒赶下城墙,同时让己方的士卒攻上城墙。
一个简单的时间差,直接让大军占据了一截城墙。
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一波积累的廝杀。
而司马懿有所准备,晋军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
晋军的突刺枪兵完全地压制了大军的推进。
晋军的突刺枪兵,没什么里胡哨的东西,就是长枪兵的正规使用方式,而且是教科书般的正规。
精气神集中在枪尖,然后对前面发起突刺。
在防护罩的保护下,这些枪兵不需要考虑远程打击的问题,可以最大话的发挥出自己的威力。
这些突刺枪兵对上傀儡刀盾兵和新兵的时候,那简直就是碾压。
突刺的长枪呼啸著直接捅穿了一切装甲,星汉正规军的装甲无法提供一点保护。
哪怕是庞统利用云气锁链,强化了城墙上的士卒,也没有任何意义。
不够高的防御力面对这种极致的攻击,就是死!
司马懿面无表情的看著。
他猜到了会发生这一幕,所他特地挑了一批有防御天赋的重装步兵上城墙。
但没有意义,这种极致的攻击和锐士是同样的道理,捨弃了一切换取了极致的攻击力。
他挑选的重装步兵,防御不够厚,直接被一枪洞穿,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不管在那个时代,在那国家,这种消耗人命换取超高攻击的做法都不会停止!”
司马懿明白,他们这次的突袭失败了,而且是大败。
虽说这次失败是战略预估当中的失败,但他其实也是有一线胜利的希望的。
暴露了自己的精神天赋之后,下一次想要出其不意就很难了。
不过好在他做了两手准备,这次失败也可以利用起来。
失败一次不算什么,只要最后贏了就行了。
这也是司马懿面对诸葛亮、韩信这等天纵奇才最后所想出来的办法。
以无限的失败为前提,换取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司马懿最终所选择的军道,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忍。
忍到最后,获取胜利。
即便这份胜利再丑陋也无所谓。
胜利就是胜利。
一切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