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寒门辅臣 > 《大明:寒门辅臣》第一千五千三十四章 死而不僵的李善长
    虽说元廷式微,但他们毕竟能组建出强有力的骑兵,奔袭能力出眾,今天能在大同附近抢脸盆,后天就能跑宣府附近点篝火。

    朝廷不能不应对,否则让人家长驱直入,跑北平城外集资建房,大明多丟脸面。

    事实上这几年来,元廷一直没消停过,除了征云南时动静大一些外,其他时候多是几十、百余人的小股骑兵袭扰,超过五百的时候都很少见。这次情报显示他们动作不小,是时候让徐达、冯胜出去看看了。

    徐达很想找机会一雪岭北之败的耻辱,对朱元璋道:“臣请调一波火器北上……”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拒绝了徐达:“纳哈出经歷过火器,几年来都龟缩在了新泰州,听说一直在那建石头房子,还挖了不少坑洞,你带火器过去了,日后咱们征沙漠时,还能不能找到买的里八剌?”

    徐达鬱闷不已。

    不过,买的里八剌的胆子確实不大,別看他一直嚷嚷著要打到大都,恢復元朝,可他的汗廷选择在了捕鱼儿海,那是在新泰州的西北方向。只要大明不拔掉纳哈出,捕鱼儿海的汗廷就是安全的。

    可皇帝既不让动新泰州,也不让去再征沙漠,只能被动防守,多少有些憋屈。

    朱元璋背著双手,轻声道:“这次顾正臣带走了不少火器,你就是想要,也给你不了多少。不过北面边镇的城防是应该部署一些火器,这样吧,准你带走三十门大神机炮。”

    徐达苦涩。

    大神机炮就不是野战用的,带著那玩意根本跑不动,不过是放在城墙之上,在看敌人不顺眼的时候来一下,让对方不要聒噪,说白了,进攻型火器,依旧不给。

    冯胜並不介意,火器不火器也就那样,没火器不一样追著胡虏揍?

    徐达之所以不高兴,说白了就是心思太重,他想要追著敌人跑,弄死几万元军。

    可冯胜不在意,打不了大仗,咱就先杀他几十个、几百个,只要自己不死,元廷不灭,朝廷肯定会再次征沙漠。

    不就是等几年,等到顾正臣回来,等到丰收年到来,自己和徐达差不多,还没到六十,等得起。

    水师船队离开了金陵,按理说,应该是人走茶凉,无人问津,可因为帝后相送,过了三天了,金陵城內外关於水师的討论依旧没任何降温的跡象……

    定远。

    高墙大院內,八角亭外,梧桐叶落一地。

    亭內。

    李善长躺在藤椅里,一摇一晃。

    阳光铺到胸襟处,再努力,也没照在人的脸上。

    老僕人李双齐走了过来,低声道:“老爷,听说定远侯又出航了。”

    李善长微微皱眉:“这么快?他从澳洲回来才多少时日。”

    李双齐老脸之上满是皱纹:“九月下旬抵京,十月二十六日出航,算下来,也就一个月。”

    李善长伸手,从一旁的石桌上拿起一块蜜饯果脯,吃了一口,言道:“然后呢?”

    李双齐继续说道:“这次出航规模十分浩大,仅仅是船只数量,便封锁了长江水面,据说有二十一艘宝船,八十艘大福船,全部都是改进的蒸汽机船,水师上下合计有差不多三万人……”

    李善长吃惊地看著李双齐,嘴巴张合几次,拿出手帕擦了擦手,问道:“这消息准吗?”

    李双齐看了看周围,低声道:“京师里做买卖的人送来的话。”

    李善长站起身来,走出亭子,整个人沐浴在阳光里:“他们的话,那不会有假。还说了什么?”

    李双齐感觉太阳有些刺眼,收了收眼帘:“还说,远航前一日,朝廷进行了大型祭祀,远航当日,帝后亲临长江岸边送行。”

    “什么?”

    李善长震惊地转过身。

    祭祀这事好理解,大军出行,总需要求个保佑。皇帝送行也在预料之中,可皇后出来,这个架势是不是也太大了?

    要知道,妇人不得干政,大军出行,说到底是军政,皇后本不该出来。

    李善长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只是感觉背后一定有些大事。

    顾正臣才回来一个月就急匆匆出海,还带了十分庞大的船队与將士,临別之际,皇帝、皇后一起送行。

    水师休整的时间之少。

    船队的规模异常之大。

    送別的规格空前之高。

    这任何一件事出现,都不同寻常,更不要说三件事一起出现了。

    李善长虽然退出了金陵,远离了朝政,甚至连弟弟李存义也被活剐了,可李善长並不甘心老死在定远,一直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重返朝堂的机会。

    这对於一般人来说,不太好理解,毕竟失势了,人也老了,甚至连爵位也没了,再想东山再起,难如登天。

    可李善长是什么人?

    作为一个权力欲极强,开国六公爵位列第一,掌握过权力,知道权力是什么滋味,也清楚权力能带来什么。

    从手握大权,到一无所有,那种空虚感、失落感日日夜夜冲刷著一颗不死的心。

    再次崛起,便成了李善长的心心念念之事。

    只不过,这次跌倒得很严重,想爬起来不容易,稍有不慎,还可能会直接被老朱一脚踩到坟墓里去。

    所以,李善长一直关注著金陵动態,一直等待机会。

    在没有合適的机会之前,只能窝在定远,哪里也去不了,什么也做不了。

    李善长想起了与顾正臣见的最后一面,他当时让自己多活几年,还说会將马克思至宝公之於世。

    发现澳洲!

    返航,只停留了一个月。

    隨后是规模巨大的出航,皇帝与皇后送行。

    李善长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顾正臣这是衝著马克思至宝出海去的,那东西在海外,確切地来说,是在澳洲!”

    第一次探索澳洲,很可能发现了马克思至宝,只不过受限於人手,无法將马克思至宝带回来,所以顾正臣这次才会带了更多人,朱元璋也急不可待,催促顾正臣出航,这也能解释帝后送行。

    除了马克思至宝,李善长想不到任何可能!

    “顾正臣啊顾正臣,马克思至宝到底是什么东西?”

    李善长看著飘落的梧桐叶,老眼里的光变得十分锐利,带著几分冷意,说道:“听说淮安可能设市舶司?告诉做买卖的人,打造一支可以远航的商船船队吧,河里的买卖终究比不上海里的买卖……”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