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抗清 > 《抗清》第399章 养寇自重
    甭管哪一世,王五都不可能承认满清殖民统治政权的合法性。

    “伪”字才是对这个政权的盖棺定论。

    唯一的定论。

    百年、千年、万年都不变!

    任何试图推翻这个“伪”字的人,非蠢即坏。

    不承认满清法统,自然不可能接受康熙那小麻子的禅让。

    皇帝,王五是要做的。

    但要正大光明的做,堂堂正正的做,以光复光室江山的英雄形象去做,诚如陈友谅那般顶天立地。

    虽然这样做,会失去胡全才所言的“清室遗产”,没有这些“清室遗产”加成,也确实会让王五短时间内势力无法膨胀到和吴周小朝廷正式对抗的地步,但相比承认满清政权带来的“膻腥不除”后果,王五宁愿多等几年。

    他还年轻,没必要急着称帝。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道理搁哪个时代都不落后。

    而且,同甘文焜、胡全才等人认知不同的是,王五认为燕京满城发生的事情一旦传遍诸地,不但不会让清军抱成团拼死对抗他,而是会让清军瞬间土崩瓦解。

    至少,充当清军主力的绿营将掀起又一次反正大高潮。

    绿营瓦解了,残余的八旗兵也就不足为虑。

    连多铎都明白的道理,没理由不去做。

    大抵就是寇可往,我亦可往的道理。

    不过这个可往变成“可杀”而已。

    你鞑子能通过屠戮吓唬汉人不反抗,我王五同样可以通过屠戮吓唬你满洲人放弃抵抗。

    眼见无法劝阻王五封刀利用被俘的康熙做文章,前燕京“市长”甘文焜无奈只得叹了口气,继而打起精神开始为主公分析局势发展来。

    满清的太皇太后、太后、皇后连同小皇帝都叫周军擒获,爱新觉罗一族的九成不是被杀就是被抓,情况比当年北宋的靖康之耻还要严重。

    所以,甘文焜断言消息一经传开,岳乐这个安亲王也是在外的唯一亲王很有可能在河南军前称帝,并且这个新皇帝几乎会百分百得到各地满清官员的承认。

    因为,眼下没有比岳乐更好的新君人选了,也没有比岳乐更适合领导清军继续战斗下去的人物。

    王五点了点头,岳乐扛大梁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一个道理。

    岳乐一旦称帝,无非两个选择,一是带着他的包衣大军北上“收复”燕京,二是南下江宁。

    王五和甘文焜不约而同排除第一个选项,认定岳乐肯定会南下。

    当初三省总督白秉贞的反正让王五得以畅通无阻兵临燕京,这会轮到岳乐却要一城一池的争夺。

    莫说岳乐能不能到一城取一城,就说岳乐部的粮草辎重就无法支撑他领军北上。

    真要强行北上,岳乐的大军用不了一个月就会自行瓦解。

    无它,粮道不稳。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