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抗清 > 《抗清》第380章 老少爷们动起来啊
    自投石机问世后,两军作战常有将尸体抛进城中的。

    作用一是恐吓,二则是用以传播瘟疫。

    使用此战法最多的就是蒙元军队,明朝开国太祖朱元璋在攻打张士诚的平江城时,也使用过这一招。

    不过王五显然不是想在满城传播瘟疫,此时虽已开春但气温并不是很高,尸体不可能马上腐烂滋生瘟疫,因此他向城中投进大量汉奸子孙首级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离间。

    离间汉官、汉军同满洲、蒙古之间的关系。

    用一颗颗鲜活的首级告诉城中所谓汉人,替鞑子卖命的结果不是荣华富贵,而是被出卖!

    血淋淋的出卖!

    为了增加离间效果,根据降官提供的满城内部驻防区域图,有近一半首级是落在汉军八旗居住区域。

    没有任何人,也没有任何大网能阻止从天而落的人头雨。

    最初,见到首级的汉军旗人无一不发出颤入人心的尖叫,继而,当隐隐能从被叛军故意清洗过的首级上认出一个个昔日邻居、同僚、亲戚后,汉军八旗十几万人愤怒了。

    事实清楚表明,昨日被护军和前锋营上门抓捕的这些汉军旗人,根本不是如都统衙门说的犯了什么事被抓,而是被朝廷毫无廉耻的出卖了!

    很快,朝廷正在同叛军议和的消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遍整个汉军八旗,不少被蒙在骨子里的汉军旗人这才知道清廷已经厚颜无耻到这地步。

    已然明白叛军想干什么的索尼已经顾不得后悔,其深知一旦汉军的怒火被这些人头彻底点燃,满城必将掀起一场如地狱般的厮杀。

    那样一来,哪怕安亲王岳乐的大军近在咫尺也救不了大清了。

    为了防止最坏的情况出现,索尼不得不以小皇帝名义紧急给各城门驻防的王公大臣下旨,让他们调拨人马将汉军八旗居住区域的大小道路全部严密封锁,不准汉军相互往来,以此阻止汉军八旗串连造反。

    同时下令赶紧把叛军给的粮食发下去,尽可能把汉军先安抚住,哪怕不能安抚住全部,只要能断开汉军各旗的联系,即使有部分汉军因为不满朝廷生乱,也有望在第一时间平息下去。

    也就是分而管之、分而治之。

    只要汉军八旗不是集体造反,事情就不至于最坏。

    然而满城现有兵力表面上有四万余,实际除了护军、前锋两营五千人外,其余都是临时征招的满蒙旗人,如果不是满城有坚固的城墙保护,指望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和那些五六十岁的老披甲人抵御叛军的进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相比已经青黄不接、严重断代的满蒙八旗,二十多年来不断出征的汉军八旗无疑才是满城最精锐的兵马。

    如果不是同为汉军出身的吴三桂、耿继茂、孙延龄、祖泽清等相继造反,令得清廷对汉军产生极大警惕,也不可能将最能打的汉军“闲置”在燕京。

    现在,这股闲置的精锐因为叛军的离间和清廷的出卖蠢蠢欲动,其危险性在一些满洲官员眼中甚至比城外的叛军还要高。

    不少满洲王公大臣开始认识到所谓议和压根不是为大清争取一线生机,而是被叛军牵着鼻子一步步往深坑中跳。

    事已至此,又哪有后悔药可吃。

    只能拼命亡羊补牢,尽量拖延汉军有可能发生的造反。

    各门王公大臣收到索尼通知后,赶紧抽调人马封堵大街,一时间,汉军八旗居住区域外尽是披甲执械的满蒙八旗。

    要命的是,不知道是谁把叛军给出的议和条款泄露了出来,泄露此事的人还说朝廷已经答应叛军的要求,除了给叛军交付金银外还要从汉军选出两万旗女送出城,以此满足叛军的需求。

    整个汉军八旗才十几万人,女人也不过五六万,选两万年轻女人交给叛军,等于让汉军每家每户都要出女人。

    女人交出去意味什么,没有人比汉军八旗的男人更清楚。

    因为他们当年跟着满蒙八旗干过很多令人发指的兽行。

    别人的妻女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可当报应要落在他们妻女身上,汉军的男人再是懦弱者也无法承受。

    本已经沸腾的汉军一下炸了锅,是整个汉军八旗都炸了。

    消息是同时在汉军各旗传播,且是在满蒙八旗兵眼皮底下传播。

    很明显,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满蒙八旗自身。

    满城内,有哪帮人希望内乱?

    自是那帮还没来得及被清廷揪出来的鳌拜党羽。

    前靖西大将军、现大周燕京总管穆里玛无疑是个很值得学样的榜样。

    如果大清还像从前一样,这帮鳌拜“余孽”恐怕不敢滋事,但大清这会都穷途末路了,这帮人自是不肯替他爱新觉罗陪葬

    东四旗炮局大街的骡马巷,是汉军镶黄旗的居住区域,居住在此的汉军旗人大多是当年归降清廷的高杰旧部,其中还有不少是高杰在扬州附近强拉的江淮壮丁。

    白天被叛军在正阳门外活剐的原湖广提督胡茂桢家就在骡马巷,不过胡茂桢一家被抓走时附近的旧部并没有人阻止,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还以为胡茂桢同外面的叛军勾结被朝廷查获呢。

    等到胡茂桢的几个儿子同一帮孙子的脑袋被叛军打进城后,骡马巷的人才晓得事情没那么简单,等知道朝廷是为了和叛军议和这才把对大清有功的胡茂桢等人交出去后,骡马巷居住的胡茂桢旧部顿时群情激愤起来。

    但骡马巷的汉军没有马上组织起来向清廷“讨要”说法,一来事过突然,众人没有主心骨可以依靠,也需要时间商议究竟怎么办;

    二来满洲人向骡马巷运来了不少粮食,虽然这些粮食分到各家也不过每户几斤,但对于已经断粮和即将断粮的汉军各家而言,这微不足道的粮食还是让他们暂时压制住了心中怒火。

    老话说有口吃的心不慌,心定了,有些事情便能缓一缓。

    所以有老成持重的建议再看一看,如果清廷意识到了错误并及时更正,那他们也未必非要跟清廷撕破脸皮。

    不管怎么说,他们汉军虽然被满蒙瞧不上,可相对于旗外的汉人却也是高高在上的主。

    拿的也是铁杆庄稼,只要大清不亡,子子孙孙就不愁温饱。

    这么好的待遇,搁哪朝找去?

    然而也有年轻的汉军实在是无法忍受满洲人对他们的背叛,私底下聚在了一户王姓旗人家中。

    这户王姓旗人祖籍扬州高邮,当年因被高杰部明军强拉壮丁阴差阳错成了八旗汉军。

    不过老王早在顺治十二年就战死在湖南,现下家中就一个独子王宝。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