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来自县令的鼓励
    书院藏书室,梁渠对着书脊挑来挑去。

    手放上去,抽出来翻看两页又放回去,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你对佛家典籍很感兴趣?”

    梁渠回首:“山长?您什么时候来的。”

    一位白发老人站在他身后,正是上湖书院山长赵记。

    多亏山长,梁渠拼音一事才能如此快就上报上去,要不然以大顺疆域之广,不紧不慢来回一趟,大半年过去都不一定有消息。

    “有一阵了,看你在上面挑挑拣拣没什么主意的样子。”赵记上前一步,与梁渠并排而站,挑出一本典籍翻阅,“怎么突然想到看佛家典籍?”

    梁渠拱手:“实不相瞒,学生偶得一本佛教功法,颇为契合,只是里面夹杂许多术语与典故,学生看不太懂,想来找两本研究研究。”

    佛教对俗世影响甚巨,流传于世的功法繁多,偶得一本研究不奇怪。

    “这样啊,那你不该来这边。”

    赵记将佛经塞回,从书架中走出,梁渠赶紧跟上,知道山长要教自己如何挑书。

    跨过五六个书架,赵记转身走进另一书架间道,目光扫过一遍,从第三层抽出一本,又从第五层挑出两本,总共三本书交给梁渠。

    《农祁解佛法真义》

    《四书蕅益解》

    《白氏三教合一会要》

    “你只学过经史子集,对佛家可谓是一窍不通,直接看佛家典籍是看不明白的。

    且我观你阅读功利性居多,只为搞懂功法,非从兴趣出发,强看下去只会越看越糊涂,越看越焦躁。

    如今儒释道多互融,常言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许多东西趋向一致。

    反倒是从儒家视角看佛家的地方着手会好一些,再从佛家看儒家反证,有过了解基础,最后根据困惑的地方去翻阅专门的佛家典籍。”

    梁渠看过几遍,果真好懂许多,大喜,躬身一礼:“多谢山长择书!”

    有关系有人脉就是好,没人引导,什么都靠自己摸索,那得摸到什么时候?

    至于学习,梁渠根本不带怵的。

    “嗯。”山长坦然受下,“新县令去拜神,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就会过来,快回去吧。”

    梁渠点点头,找书办登记过借阅信息,将三本书全部带走。

    下午,梁渠待在室内。

    书院外喧嚣不止。

    县令到了。

    所有人起身相迎,简中义满面春风,在山长赵记的带领下参观过整个书院。

    学生们都跟在大人物身后,悄悄话都不敢说,只以眼神交流。

    谁不知道新来的简县令是個大高手,说得再小声都会被听到。

    看过一圈,简中义站在庭院中,语气中多有欣慰:“上湖书院名不虚传,不愧是平阳县上最好的书院!”

    “简大人谬赞,实不敢当。”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是赵山长谦逊过了头,只不过啊,上湖书院确实有能改进的地方。”

    “简大人请说。”

    “太小了!”简中义语气满是惋惜,“如此好的书院,实乃平阳县之幸事,应当办得更大,更好!”

    说话间简中义从袖中抽出一张银票:“这是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非走公账,乃是我私人出资,资助上湖书院。”

    “怎能让简大人破费,草民不胜惶恐。”

    赵记三推三让,最后在简中义的坚持下才收下银票。

    梁渠看的直呲牙。

    奶奶的,真他娘的有钱。

    一个县令一年正常薪俸都没五百两,狗大户说拿就拿出来。

    不愧是世家子弟,富得流油,他到现在挣到的银子加起来都没五百两之多。

    梁渠站在人堆里只觉得无聊,只想简中义快点出题,混个过场赶紧结束。

    没想到简中义寒暄一会后,居然把话题扯到了他身上来。

    “我听说,贵书院有一位少年英杰,发明了远胜于反切法的拼音法,仅需一年便可识字完全,不知这位少年英杰可在现场。”

    此言一出,在场学生齐刷刷转头,看向梁渠。

    梁渠迈步越出:“承蒙大人抬爱,不胜惭愧。”

    简中义上下打量,道出几个好字:“通闺年最少,才俊罕能双啊,如此功绩,又在本官治理县下,当有所表。”

    说罢,他又从袖中理出第二张银票。

    “本官出门未带太多东西在身上,只有些许银票,还望不要介意。”

    梁渠扫过一眼,银票面额足有一百两,不由看向赵记。

    赵记微微点头:“长者赐,不可辞。”

    梁渠这才收下,他手头的确不太宽裕,家里也有点东西还没置办。

    一百两,生活质量又能上一个台阶。

    简中义面朝众人:“本官接任平阳县县令一职,当勤勉于政,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有功者得赏,有过者得罚,赏罚分明!”

    学子鼓掌喝彩。

    接着在赵记的邀请下,简中义亲手题了一块石碑。

    真的是用手。

    简中义只伸出一根食指,就在硬如精钢的青金石上刻下一行大字。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接下来便是出题考试,倒也简单,就是写文章,只一道题目。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梁渠摊开笔墨纸砚,有点咬笔头。

    就算是走过场,题目也有点超纲,

    他识过字,看过书,可从来没想过去参加科举,自然没了解过怎么解题,破题,基本文章格式都不知道

    早知道就请个病假不来了。

    也不对,不来就拿不到这一百两了,好歹是笔大钱。

    良久,他动笔下字。

    简中义在院中依次走过,到梁渠这一教习室,似乎是对拼音法的创始人格外感兴趣,特地进来到身边查看。

    司恒义心头微跳,可也阻止不了,随后他就看见这位新县令的眉头皱得厉害。

    梁渠写这种题目什么水平,他这个老师还不知道吗?

    多有奇思妙想,但说写题目,那可没启蒙的孩童没两样,甚至不及。

    混在一堆卷子里走个过场也就罢,可现在

    普通县令也就三甲,这位可是实打实的榜眼,皇帝殿试挑选出来的。

    简中义望着纸上的一堆车轱辘话,觉得自己的文章水平都被跟着拉低。

    这小子,写的什么东西。

    他出的题目明明中规中矩,只要颂扬古圣先贤的化育之功,然后表扬国朝君主英明神武,顺便表忠心,说自己也要励志辅佐当今圣主为人民做番大事业等等就好。

    结果这人题目都没看懂,东扯一点,西扯一点,无章法,无规律。

    用这小子的头骨做法碗灌顶转修,不会跟着变傻吧。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