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586章 无那个题
    第586章无那个题

    在绣衣卫的努力下,各种情报迅速匯集,很快朱楼就了解了详细情况。

    果然与他们之前推测的差不多。

    了解了详细情况,又有了对策,朱楼果断召开了高层会议。

    此时奥斯曼出兵的消息已经传开,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欧罗巴联军的事情。

    所以大家可谓是战意高昂,纷纷摩拳擦掌要让奥斯曼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直到朱楼將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他们再自大,也知道避敌锋芒的道理。

    就算打贏了也是惨胜,失去了军队,怎么震镊安西各势力?

    这个道理,不需要多高的智慧就能明白。

    朱楼没有直接说自己的计划,而是问道:

    “诸位可有应对之法?”

    眾人皆默然不语,退兵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最后还是李芳说道:“大王,臣以为可先避敌锋芒,等待时机。”

    然后他又解释道:“欧罗巴列国与奥斯曼是世仇,现在因我们的威胁才勉强合作。”

    “我们收缩兵力,没了威胁之后,仇恨会再次主导他们的行为。”

    “况且,马穆鲁克是一块大肥肉,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协商分配的。”

    “但失去外部威胁之后,他们必然会因为这里的利益產生分歧。”

    “等到他们联盟破裂,重新开始敌对的时候,我们再出兵也不迟。”

    眾人都不禁点头,这个策略確实最为稳妥。

    就算敌人的联盟不破裂,再过上三五年,等大明积蓄更多力量,照样可以正面击败他们。

    实在没必要急於一时。

    朱尚听到这与自己非常相似的建议,不禁恢復了一些信心。

    之前可是被亲爹给狠狠打击了一番,差点怀疑自己的能力。

    现在见大家都是这般想法,才確定不是自己能力差,而是亲爹太强了。

    朱楼点点头,讚许道:“李相此乃老成谋国之言也,诸卿可还有什么不同的建议吗?

    北眾人自然是纷纷表示赞同,李相说的对啊,我们都支持。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

    比如徐膺绪就认为,马穆鲁克肯定还不知道奥斯曼和欧罗巴列国结盟的消息。

    还以为欧罗巴列国是来帮他的。

    我们可以提前把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给他们製造一些麻烦。

    朱楼夸讚道:“徐將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我已经命人將这个消息传开,只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好说了。”

    毕竟马穆鲁克的统治阶层,已经被腐化的差不多了。

    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这是大明在离间他们。

    就算有所防备,作用其实也不大。

    但不能因为没作用就不去做,万一有用了呢。

    张靖运也提出了一个策略:“不能这么轻易就让他们达成目標,可以出兵偷袭、骚扰,给他们造成损失。”

    眾人不禁眼前一亮,好办法啊。

    之前大家都光想著避其锋芒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事实上倒不是大家笨,而是得到消息的时间太短,根本就来不及细致思考。

    果然不愧是张定边的孙子啊,这脑子就是好使,

    朱尚也有些惊讶,难怪父亲和叔父都对张靖运如此器重,確实是有真本事的。

    朱除了讚赏就是遗憾,多好的將帅之才啊,可惜不能留在秦国。

    前面说过,张靖运是直属大明序列的將领。

    普王朱稠缺人,就將他给借调了过来。

    这次秦国攻打马穆鲁克,又將他给派了过来,

    朱楼就算再爱才再大胆,也不敢和自己的大侄子抢人啊。

    听完眾人的发言,朱楼一一进行点评,自然都是抓著优点去说的。

    这让一眾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

    最后,朱楼进行了总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所言皆有道理。”

    “方才李相说敌眾我寡,应避其锋芒待机而动,我以为非常有道理。”

    “硬碰硬就算打贏了,对我们也是弊大於利。”

    “只是单纯的退让过於被动,会让敌人觉得我们软弱,从而步步紧逼。”

    “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给敌人製造麻烦,让他们疲於奔命。”

    “结合徐將军和张將军等人的建议,我以为我们可派出精锐部队,对敌人进行袭扰。”

    “敌人强我们就退,敌人露出破绽我们就猛烈进攻。”

    “此战不以夺取土地为目的,只为杀伤敌人、破坏当地经济。”

    “诸卿以为此策如何?”

    “大王英明。”眾將一个个重新恢復了战意,且比之前更加的兴奋。

    单纯搞破坏?我们可太喜欢了。

    一旁的朱尚,用高山仰止的目光看著自家父亲。

    明明是自己的主意,却说是综合大家意见做出的决策,让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信任。

    更感觉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施展。

    对这个组织更加的认同,对秦王也更加的忠诚这不禁让他想起了,朱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君不与臣爭功。

    唐太宗用兵如神,当了皇帝之后十几年都再未领兵作战,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当时他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什么叫君不与臣爭功,君主不是应该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服眾吗?

    现在,老父亲的一番演示,让他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果然,薑还是老的辣啊,自己要学的还多著呢。

    统一了声音之后,朱开始了具体的布置。

    李芳等人確保大军后勤,傅正率领陆军,牵制奥斯曼的军队。

    徐膺绪掛师,率领航队前往红海搞破坏。

    汤轨、张靖运则率领部队,乘坐海船前往马穆鲁克。

    寻找合適的地点登陆,从陆地上对当地的城池等基础设施进行破坏。

    又给柳芸娘下令,撤回在马穆鲁克的绣衣卫,只留下必要的联络人员。

    朱楼並没有將全部计划告诉眾人,比如后面的经济战之类的。

    那些属於国家的后续方针,並不影响当前的战事,没必要告诉其他人。

    况且也只是个框架,未来具体怎么实施还有待商权。

    提前说只会让人多想,还增加走漏消息的风险。

    会议上,他只说了关於此战的安排。

    如此这般安排好之后,诸將也重新找回了信心,纷纷领命离开。

    等人都走完,朱楼才笑著问道:“如何?可有什么领悟?”

    朱尚敬佩的道:“您的驭下之术,让我嘆为观止。”

    朱楼说道:“我还是到了安西之后才慢慢领悟到的,你这么年轻就能理解,比我强。”

    朱尚说道:“都是您教的好。”

    朱大笑道:“这话可別被你皇爷爷听到,否则他准揍你。”

    朱尚只是笑笑没说话,皇爷爷教育子女的方式?

    早就被老师给批判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还没教会孩子做人呢,就先教人心险恶、鬼域使俩,结果好些个孩子都长歪了。

    能力是有,德行吗,不提也罢。

    总结起来就是,教育尺度出了问题。

    要不是碰到老师,都不敢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然,这话他也只是心里想想。

    老朱再怎么说那也是爷爷辈,当著爹的面说爷爷的不好,这事儿属实有点过分,他干不出来。

    会议结束之后,朱又单独召见了金帐汗国的使者,让他回去给忽格鲁特送信。

    维陶塔斯贼心不死,很可能会趁机袭击金帐汗国,让他小心防范。

    安排好前线问题,他又写信给大明阐明这里的情况。

    一方面是请求更多援助;另一面也是暗示马穆鲁克有变,吴王朱允熥的分封之事暂缓。

    尤其是朱允的事情,必须要说清楚,別到时候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大明並没有將作战计划告诉所有人,目前依然只有极少数核心成员才知道,作战计划修改的事情。

    大军依然按照之前的部署调动。

    对外的口径也与之前一样,攻打马穆鲁克。

    至於奥斯曼出兵的事情,秦国也做出了应对,派出使者前去交涉。

    对此波斯、大食等附属势力,都感到忧心,认为这么贸然出兵很危险。

    但秦国执意出兵,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派出军队协助作战。

    只是各势力也都进行了小范围的自我调整。

    大食人召集了更多军队,波斯人却將部分精锐替换成了普通土兵,库尔德等势力也做出相应的变化。

    朱楼將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做出认识表示。

    秦国使者到达奥斯曼之后,顺利见到了巴耶塞特。

    只是还不得秦使提出抗议,他反倒先发出警告。

    马穆鲁克钦犯了奥斯曼的利益,奥斯曼攻打它合情合理,秦国不得插手。

    否则將视为对奥斯曼的挑,

    秦使也是个硬茬,留下一句『那就战场上见”,转身离去。

    巴耶塞特脸色难看,却没有敢拿他怎么样。

    隨后,他抽调了七万大军防守东方边界,而他自己则率领五万大军前往马穆鲁克。

    欧罗巴列国联军听说秦国出兵的消息,既担心又兴奋。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大明太强了他们不可能不担心意外。

    兴奋则是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打贏这一仗能获得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至少能打断大明西侵的步伐,如果能將秦国走就更好了。

    再说马穆鲁克那边。

    现任国王叫法拉吉,此人到不能说昏,对於国內情况是非常了解的也想改变,只是能力平庸有心无力。

    秦国要出兵打他们,他自然知道,也一直在做准备。

    甚至还在魷人幕僚的劝说下,放下宗教仇恨,去欧罗巴求援。

    本来他是不抱希望的。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魷人幕僚竟然真的成功说服基教诸国,组成联军来助阵。

    这让他对魷人幕僚更加信任。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联军还没到,奥斯曼要入侵的情报先一步传来。

    这一下他彻底慌了神,连忙抽调全国青壮组成军队。

    別管战斗力如何,至少先把人数弄起来。

    只是前面几十年的动盪,尤其是修建运河死亡十几万,几乎全是青壮。

    后续靠著运河富起来的权贵们,开始大兴土木,又导致不少人死亡。

    这种情况下,他所能集结的兵力非常有限。

    最后满打满算,也就凑出了十一万人,只是这支军队大部分都是新兵,老兵只有四万多人。

    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法拉吉自然很清楚这一点,虽然他能力平庸,却也不是真的一点脑子都没有。

    这支军队守城还行,野战就是送人头。

    於是他下令放弃达比克草原领土(敘利亚北部),兵力收缩至耶路撒冷,准备据城而守。

    放在以前,这么重要的战役,他这个国君肯定要亲征的。

    但大明的海上威胁同样致命,他只能派遣大將去镇守耶路撒冷,自己留下防守国內。

    在他想来,马穆鲁克有五万水师,日本移民能战者亦有万余人,再加上欧罗巴列国六万联军。

    足足有十二方水师,大小战舰五千余艘。

    而秦国只有两万水师,大小战舰百余艘。

    虽然秦国有二十五艘炮舰,可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完全不惧好吧。

    正所谓蚁多咬死象。

    当初日本人可是亲自表演过,如何利用数量和速度,来与秦国舰队作战的。

    所以,他从头到尾都没有担心过水师会战败,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耶路撒冷。

    只是还没开战,谣言就先传来了。

    奥斯曼和欧罗巴结盟,准备一起吞併马穆鲁克。

    法拉吉本来是不信的,但一想到自己都能和欧罗巴结盟,奥斯曼也不是不可能啊。

    出于谨慎还是派人去打探了情况。

    只是以古代信息传递速度,想查这个太难了,关键是他没那么多时间。

    就在他考虑,要不要防范欧罗巴联军的时候,他最信任的魷人幕僚出现了。

    当场断言,这是秦人的阴谋,为了离间他们和欧罗巴诸国。

    他给出的理由非常具有说服力。

    马穆鲁克和欧亢巴只是单纯的信仰不同,实际上並没有什么衝突。

    相反在商业上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

    比如,欧亢巴的仪人奴隶,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马穆鲁克卖出去的。

    当初开挖运河,仪人奴隶可是出用大力气的。

    所以他们双方才能结盟。

    奥斯曼和欧亢巴,那可是世仇。

    双方结盟?问问拜占庭同不同意,问问杀红眼的双方领主同不同意。

    法拉吉成功被说服,確实是我想多用啊。

    仿人膏是太狡猾用,竟然想出这么恶毒的办法离间我们。

    为用安抚欧亢巴联军,也为席向对方证仿自己没有產生怀疑。

    他还派人给欧罗巴联军住去用美酒美食。

    如此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马穆鲁克上下一心,准备应战即將到来的敌人。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