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518章 无题
    第518章无题

    一日后大战彻底落下帷幕,日军十五万精锐八万余人战死,四万余投降,剩下的趁乱逃走。

    之所以有这么高战死比例,主要还是前几天日军送死战术造成的。

    后续的总决战以及战后的追杀,造成的死亡反而不是很多。

    梁永怀並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命令大军就地休整,同时向总部传递战况。

    此举自然遭到了將士们的不满。

    元大石吐槽道:“真不知道將军是怎么想的,痛打落水狗都不知道吗。”

    他的话,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

    大家倒也不全是为了错失良机感到可惜,还有一部分是为不能捞取更多军功不满。

    谁嫌弃军功多啊。

    趁大胜之势拿下几座城池,不知道多少人將因此脱颖而出。

    见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元大石非常高兴,对杨洪说道:

    “我说百户,要不你向上面反映一下?”

    杨洪没好气的道:“你们能想到的事情,上面就想不到?”

    元大石眼晴一亮,凑过来道:“我都忘了,你单独受到过梁將军接见的事儿了,可是有什么小道消息?”

    其他人也纷纷围了过来。

    杨洪想了想,说道:“小道消息没有,不过事情其实並不复杂。”

    “侯爷有句话,吃独食是没有好下场的,你们不是经常掛在嘴边吗。”

    “梁將军勒令休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元大石疑惑的道:“你说清楚,这和吃独食有什么关係?”

    杨洪说道:“为了確保不出意外,北海舰队一直在为我们保驾护航。”

    “还有后续援军,不出意外应该也到了。”

    “最大的军功我们已经拿到了,如果再贪多,水师和援军会怎么想?”

    “要是所有仗都让我们打完了,那其他兄弟部队,还不把我们挤兑死啊。”

    还有一点他没说,那就是从上位者角度考虑,也不愿意见到某支军队太突出。

    在不影响战爭的情况下,各军均衡发展才是最好的局面。

    这个道理普通土兵可能无法理解,但神机营的兵都是按照军官標准培养的。

    自然是一听就懂,也就不再抱怨。

    事实上,杨洪猜的確实没错,但並不全面。

    梁永怀下令全军休整,固然有不吃独食的原因。

    还有个原因是,后勤跟不上了。

    耿子茂看著手里的战报,不禁咋舌道:

    “一战消耗了八成的弹药,这些弹药换算成钱粮,够十万大军吃半年的。

    1

    “这打的哪是仗,这打的分明是钱啊。”

    林浩也肉疼不已,道:“难怪侯爷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以后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差距会更大,大到小国连抗衡的想法都不会產生。”

    “以前我还有点不理解,现在总算是有些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耿子茂深以为然的道:“是啊,就神机营那两万四千人,大部分小国都承担不起打造成本。”

    “听说陈侯还组建了一个军械研究局,在秘密研究新式火器?”

    “现在的火器就已经这么强大了,真不知道,新式火器的威力能有多恐怖。”

    林浩神秘的道:“我在洛阳深造的时候,有幸去过一趟军械研究局。”

    “多的不能和你说,只能说现在的火器在新式火器面前,就和玩具一样。”

    耿子茂追问道:“你和我还打什么哑谜,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林浩笑著摇头道:“这我就要批评你了,作为大將军怎么能无视保密条令呢听他把保密条令都搬了出来,耿子茂顿时就不再追问。

    不过林浩接著说道:“你也不用好奇,这一战过后,你还怕没有机会去参观吗。”

    耿子茂一想也是,就笑道:“好,我就不问你了,战报写好了吗?”

    林浩说道:“已经擬好,等会儿让参军送来,你审阅之后就可发往洛阳。”

    两人正说话间,刘楚才进来匯报:“援军已於前日到达,正在虾夷岛休整。”

    耿子茂笑道:“来的正好,来我们说说下一步军事部署吧,你们参军部可有擬定好计划?”

    刘楚才立即回道:“已经擬好,按照大师的指示,主要进攻北朝的统治区域,以此来威镊南朝各领主。”

    “只要原南朝领主不先动手,我们就暂时不对他们发起进攻。”

    林浩补充道:“如果南朝领主的领地,恰好处在必经之路,而他们又无意投降也可攻取。”

    耿子茂说道:“嗯,自当如此,打仗可不能死板。”

    “神机营弹药不足,就原地休整吧。”

    “后续作战任务,交给水师和后续援军。”

    “沐晟也来了吧?让他带一部去陆后接替神机营,向著平安京方向推进。”

    林浩笑道:“从陆后到平安京一千二百里,这一路可不好打。”

    “一来就让人扛这么重的担子,你这不是为难人小沐吗。”

    耿子茂冷哼一声道:“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少饭,他要是连这点任务都完不成,趁早滚蛋。”

    林浩失笑道:“你这人啊,要不是我知道你为人,还以为你故意为难他呢。”

    “不过你这么安排也没错,估计上面也是这个意思。”

    刘楚才也说道:“上面让他过来的目的很明確,要真给他一个软柿子捏,回去咱们少不了要吃侯爷的掛落。”

    耿子茂没有再说这一茬,接著道“另外几部配合水师,先占领各主要港口,然后顺著港口道路攻打主要城池很快三人就確定了具体战略。

    日军这一次战败,不但主力尽失,也必然会动摇他们本就不多的信心。

    接下来大明就要延续这种势头,以摧枯拉朽之势,彻底拿下日本。

    过於求稳,反而会给对方重新收拾残局的时间。

    新的命令很快下达,早就等的心急的各军,迅速展开行动。

    王景弘快快不乐的带领自己摩下的舰队来到虾夷岛。

    別的舰队都被委以重任,或去占领码头,或顺著河渠逆流而上攻打沿岸城池。

    只有他这个『地头蛇』,被命令配合陆军行动。

    说的更难听点,就是个搞运输的,负责將后续援军送到目的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让他別提多难受了。

    虽然我前期在收集情报、打舆论战、封锁日本等行动中立了大功,可也不能剥夺我们立更多军功的机会不是。

    然而他可不敢违背耿子茂的命令,只能不情不愿的来执行任务。

    到了虾夷岛码头,打眼望去,是一眼看不到边际的军营。

    无数士兵在其间穿梭。

    码头停靠著一艘艘军舰,一列列士兵正顺序登船。

    在牵引船的带领下,他的船来到临时码头,並很快与自己接应的部队取得了联繫。

    看到对方主师身份之后,他不禁感到惊讶。

    沐晟?竟然是他。

    太圣皇的干孙子,黔寧王沐英的次子,军方下一代领导人之一。

    王景弘还是在上次授命仪式上,见过沐晟一次。

    开始的时候沐晟跟在一群老將身边,显得很低调。

    尤其是在朱雄英和陈景恪面前,显得更是普通。

    可是在他们两个以及老將们离开后,沐晟就成了场上最耀眼的人之一,无数人围在他身边。

    王景弘也在其他人的带领下,去和沐晟打了个招呼。

    但也只是照了个面,礼节性的问候两句,就被其他人给挤开了。

    没想到,时隔四年竟然再次见到他,还要和对方打配合。

    这时他也终於明白,为何要让自己来配合这一支部队了。

    另一边,沐晟带领参军部,对著沙盘推演了一遍又一遍。

    將各种意外都考虑了进去,务求战局不出意外。

    这一战对他也同样重要。

    他虽然地位高,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但有一个致命缺点,很少独立领兵作战。

    主要还是吃亏在年龄,徐允恭、梅殷、沐春、耿子茂等人,年龄都是四十岁左右。

    且参与过很多大型战役,拥有独立领兵的经验。

    沐晟今年也才三十二岁,在云南的时候还太年轻,只能跟在父兄后面出谋划策。

    等到了洛阳,关键位置已经被哥哥们给占住了,一时间也找不到独立领兵的机会。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而是陈景恪对他另有安排。

    总参部统筹全局,一个人是负责不过来的,需要好几位能力出眾的將领集体负责。

    这方面的人才,需要天赋也需要后天培养。

    陈景恪就让他跟隨徐达、傅有德等人身边学习。

    这一学就是六年。

    直到最近这两年,才让他亲身参与各种战事,但负责的也多是参谋工作。

    独立领兵作战,这还是第一次。

    陈景恪希望他接受实战磨链,却也不会拿战爭开玩笑。

    所以並没有让他打头阵,而是让他作为第二批派遣军登陆。

    至於让他去陆后向平安京方向推进,则是耿子茂自己的意思。

    虽然足利义持率领的主力被灭,可日本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大国,依然不可小。

    从陆后到平安京一千二百余里,这一路上光大领主就有七八个,小领主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想要横推过去,还是需要一些手段的,一个不好很容易就阴沟里翻船了。

    这既是老大哥给你的机会,也是对你的考验。

    通过考验了,你能获取一份大功,也能获得老大哥们的认可。

    通不过考验,老老实实的转行吧,也別天天顶著少壮派领袖的光环招摇撞骗了。

    沐晟自然也明白这些,所以对这一战非常重视。

    將各种情报匯集到一起,带领参谋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出兵计划,还顺手制定了一份备用计划。

    等一切准备好,他才问道:“接我们的船来了吗?”

    部下立即回道:“王指挥使刚刚来报到了,您要见他吗?”

    沐晟说道:“让他过来吧。”

    很快王景弘就被带了进来。

    本来他还有些志芯,不知道能不能和对方攀上关係。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见面沐晟就亲切的道:

    “景弘,上次见到你还是建章六年的授命仪式上,没想到眨眼就四年过去了。”

    王景弘震惊不已,要知道当时他们总共也就说了不到十句话而已。

    这让他非常激动,道:“没想到您竟然还记得我。”

    沐晟笑道:“你的才能在一眾同里都出类拔萃,我又怎会不记得。”

    本来王景弘还在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客套,但聊了几句之后就发现。

    沐晟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竟然都知道。

    这就说明,沐晟是真的全面了解过他的情况。

    这让他既惊喜又疑惑,沐晟为何对自己这么看重?

    沐晟能看得出对方的疑惑,但是绝对不会说出真相的。

    事实上,他之所以能记得对方,皆因陈景恪。

    陈景恪那里有一份名单,是值得重点培养的人才,其中就有王景弘的名字。

    王景弘以为他能坐镇日本,是运气好。

    其实是陈景恪亲自指派的,知道此事的凤毛麟角。

    沐晟在跟隨他学习的时候,偶然看到过一次名单才知晓的这些。

    虽然他不知道陈景恪为什么如此篤定,这个差点当了太监的人能成大器。

    但还是那句话,陈景恪一直以来的算无遗策,让所有人都不敢小瞧他的眼光。

    对那份名单上的人,沐晟自然每一个都做了了解。

    但凡有机会,他和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保持了良好关係。

    当然,他也没有刻意去拉拢。

    真这么干了,就算他是沐英的儿子,恐怕也落不了好。

    他只是有机会接触对方了,才会认识一下並释放善意,比如眼下。

    王景弘虽然很疑惑对方的和善,但也乐於与对方交好。

    一个有心一个有意,两人的关係变得非常融洽。

    当然了,沐晟也不是盲目的人,他有自己的一套標准。

    与王景弘聊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拉著对方聊起了接下来的战事。

    王景弘知道这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也没有客气,將了解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並且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先打谁后打谁,谁可以置之不理等等。

    其战术,与沐晟等人制定的竟然大差不差。

    而且因为他更了解日本情况,在细节上甚至还要胜出许多。

    这让沐晟惊嘆不已,难怪陈侯这么重视他,果然是大才也。

    同时也对陈景恪的识人能力,感到敬佩。

    要知道,大明四百多实权指挥使,没有一个是庸才。

    想从这些人里准確找到最优秀的,按理说需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磨礪才行。

    可是他却能略过这个磨礪的过程,直接挑中並加以培养。

    这份眼光让人不得不服。

    在了解过王景弘的能力之后,沐晟对他更是亲切,以平等论交丝毫没有把他当下属。

    两人很快就建立了一些私人交情。

    就连沐晟的直属部下都有些奇怪,自家將军啥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对王景弘也不敢再有一丝怠慢。

    王景弘的舰队略作休整,沐晟大军开始登船,第二日破晓时分航队出发前往陆后城。

    日本灭亡也进入倒计时。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