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负责这件事的人是查柳儿和关家二少爷关者轩。查柳儿负责统计和核对名单,者轩负责发放地契和大洋。一直跟着查柳儿的小山杏子现在跟了关玉竹,专门负责照顾旅长夫人的生活。
唐峻耀抚恤伤亡官兵及其家属的告示在四乡八邻一贴出去,原东北军返乡官兵和阵亡官兵家属就蜂拥而至,把关家大院挤得水泄不通。唐峻耀心痛地看着这些来领抚恤金的人,他们都曾经是年轻勇武的军人,他们都曾经在少帅的麾下出生入死,可是现在他们却形同乞丐。能来关家大院的人大多数都架着拐,有的架双拐,有的架单拐,他们撑在胳肢窝下的木拐都磨成了灰黑色。少数人吊着胳膊或者晃着一只空空的袖子,他们用来吊胳膊的布条也都是灰黑色的。他们连东北军的军装都没有,他们都裹着褴褛的破棉袄。
他们神情庄重地走进来,到了院子里,他们就东张西望地寻找曾经的战友。他们往往总能找到战友,即使找不到战友,他们也会通过攀谈互相打听出共同的战友和那些共同的战友的情况。然后他们就主动在院子里那两张并排的方桌前面排起长队。在排队的时候他们开始回忆过去的战争岁月,他们回忆的声音很大,他们大声地讲述自己在战场上和日本鬼子战斗的细节,指着自己残废的胳膊腿讲自己受伤的时间和地点,在他们的讲述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浴血奋战坚强不屈的英雄。看得出他们是想用这些夸张的回忆来向坐在桌子后面的关家二少爷、三少奶证实自己的军人身份,除此以外,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证实自己东北军身份的手段了。
阵亡官兵家属的表现截然相反。她们迟迟疑疑地走来,走过大门口岗哨面前的时候,她们都扬起黑瘦的脸,对岗哨挤出一副卑贱的笑容。她们走进院子以后就畏畏缩缩地站在人群后边,跟着人群慢慢地挪动。
伤残官兵和阵亡官兵家属除了一个人之外,没有人能拿得出唐峻耀在长城古北口三七零高地上给四十团官兵写的字据,也就是说,按照字据兑现诺言的办法行不通。唐峻耀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在长达十几年出生入死颠簸流离的岁月里,生死尚且不由自主,谁还会保存那一张希望渺茫的纸片呢?针对这种情况,唐峻耀关照查柳儿说,不论伤残与否,只要能确定是四十团老部下的一律按照最高标准每人十亩地,五十块大洋给本人发放抚恤金,阵亡者家属加倍。他还特别交待,如果不愿意要地契的外乡人,可以把田地折成现钱发给。一零五师第二旅和一一一师三三一旅伤残阵亡官兵也照此办理。(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