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六十三节 长歌未彻
    "不,不是..."我觉得我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好像蒙受了不白之冤一样,心中焦急而又愤懑,挣扎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挤出了这样几个字,打断了他的倾诉。

    多尔衮一怔,转眼看了看我。不过此时他那双满是血丝的眼睛里,并没有半点希冀的色彩。相反,竟然有一种更加令人压抑到窒息的绝望。烛光的焰火照耀进他明亮的眼睛里,折射出血色般的妖娆来,就宛如那夕阳西下,日落长河之时,被彻底染红的滔滔江水,虽滚滚涌动,却没有任何生命的存在。又像同样笼罩在残阳下的古原,千载沧桑,百年孤独,让我瞧着瞧着,心头涌起一丝悲凉。

    这悲凉似乎在提醒着我,我们之间也许真的没有什么希望所在了。我不再努力辩白,只粗重地喘息着,胸口微微地起伏着,很疲惫地和他对望,无语,更无凝噎。

    起初我以为他冤枉了我,可是仔细想来,我真那么无辜吗?虽然当时我愤怒到失去了理智,可出手的那一霎那间,我真的有想过让他死。他死了,我们之间的一切恩怨纠葛就可以干干脆脆地了结了;他死了,我就不用再总是战战兢兢地担心他哪一天会伤害到我和儿子了;他死了,我就可以无牵无挂地获得最大的轻松了...我曾经爱他如爱自己的生命,我曾珍惜他如珍惜这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我曾把他当作我人生中的一切。为了他,我甘心忍受人间一切悲哀。然而,这一切的一切,竟然在那一晚悉数烟消云散了。究竟是我太疲倦了,情愿抽刀断水;还是我真的如他所猜想,我的爱已经转移到儿子身上,再也分不出多少留给他了?若真如此,相对而言,他还真是吃亏了。按照那个逻辑,我需要他的时候就依赖着他,不需要他的时候就将他抛在一边,实在是个薄情寡义的女人。他这般伤心,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多尔衮像是能完全看透我此时心中所想一般,眼睛里原本的悲凉,渐渐转变成了一种极深沉,极深沉的哀伤,好像在悼念着什么,悼念着我这些年来对他的情意,对他的爱慕,对他的关怀?他平素是个坚毅果决的人,有时候甚至会严重到刚愎自用的地步。然而他独独对我,这般优柔寡断,这般难以割舍。让他眼睁睁地看着这段十多年所积累下来的深厚感情彻底埋葬,而且还是由他亲手来埋葬,这种感觉,想来焚心如火吧。

    最后,哀伤竟然在他脸上幻化成冷笑,一种极其诡异的冷笑。他的肩头颤抖着,双手掩脸,隐隐有似笑非笑,似泣非泣的声音传出。这声音起初是极压抑的,可慢慢地,越来越发清晰了。

    他放下手时,眼圈已然红了,却没有泪,脸上依旧是令我寒彻骨髓的笑意,"哈哈哈...我真傻,我真是太笨了,为什么我非要等到你忍无可忍,等到你恨我入骨,方才开始醒悟呢?现在,是不是什么都晚了,我无论做什么,都挽不回你的心了?"

    不等我回答,他忽然起身,仰头望天,叹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可如今,我恐怕守望你几百几千个日夜,看着月亮圆了缺,缺了圆,你的心也未必能回来。你说说,我要不要悲歌当泣,长歌当哭呢?"说罢,他沉默片刻,竟当真唱了起来,起初是极低沉,极缓慢地,似吟似唱。然后渐渐浑厚苍凉,有如萧萧北风在茫茫山谷中回荡,撞击着听者的心扉深处,似乎连灵魂也跟随着他的歌声,一并悲凉起来: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这些东西实在没有什么看头,灯烛一直照到底部,我正准备起身时,目光忽然被最下端的一行小小的汉字给吸引住了。字数不多,但字迹却很是熟悉,我顿时一诧,仔细一看,不由呆住了。

    只见这上面的汉字是按照我的笔迹镌刻上去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我想起来了,是十六年前我刚刚嫁到盛京不久的一个晚上,在烛光下,写给他的一个字幅,一首汉朝的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手一颤,灯烛掉落在地上。到这时,我的泪水,才肆无忌惮的汹涌而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cc,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