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雅松了口气,若是只有她自己一个人干着急起不了什么作用,还好大管家不是驽钝的,一点便明,又道:“趁着现在还能出去,赶紧让人出去采买食材,对了还要多买一些木材回来,尽可能的买,越多越好,另外让人在大门处架上大锅子,多架几个,一旦外面有动静便烧热水,还要削几个木架,木架上钉上削尖的竹签,越密集越好,梯子也要准备几个,最好少不能少于十个……我暂时只想到这些,其他的还要大管家看着办了。”
大管家连忙点头,“夫人这样安排已经很细致,其他的奴才见机行事,有什么事立马来禀告夫人。”说着转身便要出去。
“等等!”乌苏雅突然又喊住了他,道:“金辉堂那边尽量不要影响到,太夫人年纪大了,吓着可不好!还有风华院,宇少爷是读书人,科考在即,会不会照常开考谁也不晓得,这个时候他最重要的便是读书,别的事情还是不要让他晓得的好。”
“是!”大管家答应了一声,看了乌苏雅凸起的肚子一眼,为难的道:“可还是夫人您……”
“我没事,连太后的人我都赶出去了,害怕那些还没有进来的歹人吗?”乌苏雅轻笑着说道。
大管家点头一应是,等了一会,见乌苏雅没有什么吩咐了,这才转身走了出去。
裴嬷嬷在旁边听的心惊胆战的,皇帝登基的时候,乌清风在府里,外面的事情有他打理,这样的事情他们内宅的女眷根本不用参与,虽然一提心吊胆的,却比现在身临其境的来的安稳,如今见乌苏雅这样事无巨细的安排,更是觉得那些歹人立马便要上来了一样,白着一张脸到:“姑娘,那些人不会真的趁机来咱们府里吧?”
乌苏雅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紧紧的盯着裴嬷嬷,直到裴嬷嬷脚软的伸手扶住旁边的矮几才开口道:“嬷嬷放心,外面有大管家,你只要照顾好久哥儿便是了。”说完乌苏雅像是又想起了什么,扬声对外面道:“让青罗和听雨进来。”
“是。”紫绡在外面答应了一声,然后便传来了快速走开的脚步声,没有多久她便带着青罗和听雨走了进来。
乌苏雅让裴嬷嬷出去看着门,才开口对青罗和听雨道:“你们两个可会功夫?”
听雨闻言愣了一下,转头望着青罗,便见她点了点头道:“卜姬的父亲是文臣,奴婢的父亲是武将,拳脚上的功夫奴婢会一点。”
“很好,那你擅长什么兵器?”乌苏雅又问道。
“短刀和长鞭。”青罗道。
“长鞭只怕不利于施展开,短刀倒是很实用的。”乌苏雅想了想,点头道:“好,你去侯爷的练功房拿一套短刀,从今日开始你便守在久哥儿的身边,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帮我护着久哥儿的安全!听雨……”
“姑娘,听雨恐怕不能帮你。”乌苏雅还没有说完,青罗便开口说道:“京城的局势一触即发,三王子命我们随时传递京城里的消息,奴婢可以在久哥儿身边护着他,可是听雨要随时传消息出去,不然三王子一定会怀疑。”
“这么说你们氆氇族也是打算趁着朝廷内乱来浑水摸鱼了?”乌苏雅开口说道,语气里没有多少厌恶,但是毕竟不喜欢氆氇族这样的行为,冷冷的看了青罗一眼,突然明白三王子上回为何要说服大王子放他们回府了,原来他早就打算趁着大宇朝内乱图谋不轨,不懂她们只是是怕失去京城的情报,况且若是他们真的杀了她,只怕便更不容易找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月晶石了。
青罗低头没有说话,政事她们没有说话的权利决定,一切都要听大王子和三王子的。
乌苏雅也晓得此事强求不得,若是让氆氇族的人起疑只怕更不好,刚想让她们下去,突然一惊抬头望着青罗道:“这么说你们大王子和三王子已经进城了?”
朝廷局势一触即发,城外严睦虎视眈眈,皇帝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关起城门,若是氆氇族的人这个时候还不赶紧进城,那之怕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青罗抬头看了乌苏雅一眼,点点头道:“三王子早一步进城,大王子是从冯姨娘的事以后才进城。”
果然进城了,京城已经乱成这样,连外族人也要来插一脚,乌苏雅叹了口气,不过不管怎么有,外面的事与她无关,她只要让侯府里的人都毫发无伤便是了。
打发了青罗和听雨出去,乌苏雅才松了一口气,刚要在软垫上躺一会,外面的小丫鬟便禀报说薄靖宇来了,乌苏雅又立马坐直了身子,便见薄靖宇走了进来。
“嫂嫂,太后要带人去宫里,你让人看好门户?”薄靖宇一进门还来不及行礼,便心急的问道。
乌苏雅愣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你怎么晓得了?”
“我听见动静出来看,发现太后的人已经走了,去金辉堂的途中遇见了大管家,逼着他说出来的,大嫂不要瞒着我了,我虽然是一介文人,可也是咱们家现在唯一的男人,这种时候我不站出来,还要躲在妇孺后面,只怕要被世人耻笑,不管打算怎么安排,便算上我一份吧!”薄靖宇一脸豪气的说道。
可是乌苏雅一看他风吹便倒的身子骨,还是摇了摇头道:“我安排的都是府里的家丁,你一个主子,又是要参加科考的,就不要去凑热闹了,有大管家在盯着便行了。”
“那怎么们行,连皇上都要御驾亲征,可见只让家丁在外面抵抗不行,必要的时候我们也要与他们并肩作战才行!”薄靖宇据理力争的说道,看了乌苏雅一眼,脸色有些难看,道:“莫不是连大嫂也看不起我,想我碍手碍脚的吧?”
“怎么会,我只是怕到时候下人们乱起来伤着你,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太夫人担心吗?”乌苏雅忙说道,见薄靖宇一副没有听进去,颓废的样子,叹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要帮忙便帮忙吧,若是外面有人要闯进来,大门是最危险的地方,你去那边看着,这样大管家也好照应小西门和小北门,记住,一有什么事便让人到我这来通禀一声。”
“是!”薄靖宇闻言精神一震,忙一脸严肃的拱手说道,高兴的转身离开。
“姑娘,这样只怕不好吧,宇少爷手无缚鸡之力,在那什么也不能干不说,万一伤着了手,参加不了今年的科举可怎么办?”裴嬷嬷在外面这个好听见了乌苏雅和薄靖宇说的话,端着一碗冰\糖炖血燕走了进来,忧心的说道。
“不妨事。”乌苏雅接过她手里的碗盅转手放在黄花梨的小几上,还有些烫手,她倒不急着吃,轻声道:“大门看似危险,因为那是府里的正门,可是外人要进来却不一定会从正门走,况且大门放了最多的人手,应该不会伤着宇少爷才是。”
乌苏雅给薄靖宇安排事的时候便已经想过了,她不指望一个文弱书生能帮上什么忙,只要他不要添乱便好,如今薄非阳失踪,太夫人把薄靖宇看的越发的重了,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只怕太夫人也不会原谅她,所以她才在不会伤害到薄靖宇自尊心的同时,给他找了个安全的去处。
等乌苏雅用完了血燕,青罗已经到隔间却守着久哥儿了,乌苏雅这才想到还有一个东北小门没有派人去看守,她是记得许文强有留管事的人在院子里的,想来他们的人手应该够用,所以才没有让府里的人过去,可是这边都安排好了,那边怎么说也该去打声招呼,忙叫上裴嬷嬷要往后面的院子走,刚起身去也眼睛黑了一下,好在裴嬷嬷离的近,赶紧扶住了她的手,让她在软榻上又躺了下来。
“姑娘这还是要去哪啊这么着急,你还是歇歇吧,有什么要做的,只管吩咐奴婢便不是了。”裴嬷嬷一脸担心的说道:“这个时候姑娘可不能病,侯府上上下下上百条人命还指望姑娘呢!”
“我没事,只是起急了,头有些发昏罢了。”乌苏雅忙出声安慰裴嬷嬷,摇头便是自己已经好多了。
裴嬷嬷这才松了一口气,让紫绡到内室里取了药油抹在乌苏雅的鼻子下,这才接着道:“姑娘今儿个一早便起来了,又是萱姑娘又是宫里来人的,你瞧瞧你这哪里是个有双身子的人,比平常的人都要忙一些,姑娘赶紧说要去哪,还是奴婢去吧,姑娘只在屋子里好好的歇着才是。”
乌苏雅原不同意,想想吴文强带来的人也是在沙场摸爬滚打过来的,尤其是管事许诸,这样的事应该是应付自如,这才点头答应让裴嬷嬷去,只说让他留心不要让外人转了空子,别的便一概没说了,许诸是见惯这样的事的,想必自己有应对之法,她若是说多了,只怕还让他束手束脚的,所以她索性不说,让许诸放手去做,只要别让人趁机混进来便成。
裴嬷嬷去了后院,乌苏雅这才松了口气,身子一软躺在了秋香色的靠枕上,心里虽极力的想把今日安排事再过一遍,可是脑子里却空白一片,一闭上眼睛没过多久便睡着了。
“什么?他们竟然敢抗旨?”太后手一挥,手边的粉彩金凤茶碗应声而碎,旁边的宫女太监跪了一地。
祝妈妈也心惊胆战的跪了下来,低头道:“奴婢该死,奴婢没有完成太后娘娘的嘱托,可是侯府的人实在可恨,借着府里哥儿生病,便都不愿意来,奴婢已经说了太后娘娘是想与她们商量骏王爷和萱姑娘的婚事,可是薄侯夫人依然只顾孩子,不惜违抗太后娘娘的懿旨。”
###第一把七十三章护主护犊,大战前夕1
“哼,什么只顾着孩子,依本宫看,这也只不过是她们的借口罢了。”安平公主火上浇油的说道,走到太后身边,冷着脸道:“当初薄侯在的时候,便百般推举,不想让府上的姑娘嫁给骏儿,如今薄侯生死未卜,侯府的人理应顺应实事向太后娘娘靠拢才是,没想到他们却明晚不宁,真真是一群该死的东西!”
安平公主语气里的杀意让祝妈妈缩了缩脖子,原先说久哥儿生病的事是薄可萱证实的,薄可萱想嫁给骏王爷,理应不会帮着乌苏雅撒谎才是,听安平公主这么一说却也不敢开口了。
太后闻言却没有说话,脸面上的怒意未消的望着地上的祝妈妈道:“你跟着哀家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连这种小事都办不好!”
“奴婢该死!”祝妈妈连忙说道,额头紧紧的贴在冰冷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
“若是坏了哀家的大事,你便是死一百次一万次也难辞其咎!”太后沉声说道,“不过现在还不是追究你责任的时候,你起来,哀家有话问你。”
“是。”祝妈妈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低头不敢看向太后,便听太后开口问道:“你去忠勇侯府,可发现什么异样?侯府里……可有薄侯的回去过的痕迹?”
这也是太后这次让祝妈妈去的目的,就是怕薄非阳谎称失踪,实际秘密潜回了京城。
“奴婢仔细看过了,没有薄侯回去过的痕迹。”祝妈妈想也不想的开口说道:“薄侯夫人是个精明的,奴婢可续看不透,可是太夫人却是个直性子的人,薄侯夫人没去的时候,奴婢便已经仔细试探过了,薄侯的确没有回去过。”
“这么说倒是真的失踪了。”太后低声说道,脸上的表情没有放松,反倒绷的更紧了,若是晓得薄非阳在府里,她还可以想应对的方法,可是薄非阳不在府里,那他会在哪?难道真的是失踪了?
“若是死了才好!”安平公主开口说道,眼里闪过一抹狠厉:“这样太后娘娘您也不必顾忌忠勇侯府里的那些人了。”
太后皱着眉头没有说话,祝妈妈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太后一眼,道:“奴婢是觉得即便是现在,太后娘娘也可以不用顾忌忠勇侯府。”
“哦?什么意思?”太后偏头望向祝妈妈。
祝妈妈这才讨好的朝太后走近了两步,躬身道:“太后娘娘只要放出风声,说薄侯在离开京城之前便已经投靠了您,一切,便自有人帮娘娘办了。”
朝廷内有几个臣子太后一直想收为己用,可是他们去对皇帝忠心耿耿,之前因为薄可萱和百里骏的婚事,那些人已经开始咒骂薄非阳是势利小人,枉费皇帝对他的信任,听说为了这事还打了一架,如今她只要让整件事坐实,反正薄非阳不在,侯府的人也不可能出来辟谣,外面的人定会相信薄非阳已经投靠太后,只要皇位争夺的大幕揭开,太后把皇帝困在宫中,那些所谓的忠臣定会把怒气转嫁到薄非阳头上,这样一来,根本不用他们动手,自然有人帮着他们收拾忠勇侯府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安平公主听了祝妈妈的话眼睛一亮,笑着望向太后,“这样一来咱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让忠勇侯府倒霉,看他们还能强硬到什么时候!”
太后脸上的表情放松下来,转头看着低头赔笑的祝妈妈,颔首道:“算你还有点用,没有枉费哀家这么多年来对你的信任,就按你说的去办,这件事便交给你了,再出半点差错,你就不用回来见哀家了!”
“是是是,太后娘娘放心,奴婢这就去办!”祝妈妈连声答应道,往后退了进步,转身走了出去。
“忠勇侯即便回来了,这件事也怪不到咱们的头上!”安平公主伸手扬唇笑道,她怎么没有想道这么好的办法,倒是让祝妈妈那个老婆子抢了功劳,不过能看着乌苏雅倒霉,这比什么都让她高兴。
太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抬头望着窗前的一株盆景石榴,石榴树上已经开出了鲜红的花,满树的鲜红,如同被鲜血浸染过一般,格外的艳丽。
“太后娘娘。”安平公主静立在太后的身边,轻唤了她一声,待她回神才开口道:“咱们是不是该把骏儿叫回来了。”
太后听安平公主提到百里骏,脸忽的一沉,想起自己在宫里费尽心机的帮百里骏争夺皇位,他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在府里躲清静,气愤的一拍扶手:“哀家怎么会生出这么不争气的儿子来,都什么时候了,他还在府里躲清静,也不想想哀家做这么多事都是为了谁!”(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c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