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到了秀州,得知茅迪将妻子梁红玉安排在馆驿中,十分感激。来到馆驿,见了梁红玉,他把此去杭州见方腊的情况对妻子说了说,梁红玉道:“不想夫君还有这么好的辩才!”韩世忠道:“其实方腊和邓老将军早在李丞相过来时就已定下来的事,只是邓老将军跟我开了一个玩笑而已,要看看我如何应答。”梁红玉道:“那你应对的也恰到好处呀。”韩世忠道:“不说这些了,恐怕这时候皇上正如坐针毡呢!”说完,他立即坐下来写了两封信,一封给皇上,另一封给石宝。然后他又叫来两个亲随过来交代道:“你俩骑着快马到润州,拿着这封信找到天元军石宝石将军。估计当你俩到达时,他就会接到方腊公的指令了。他那里每天有过江的船只,你两个坐上他们的船过江,将此信亲自交给皇上。切勿丢失!”两个亲兵领命去了。
却说粘没喝破天长军的消息传到扬州,黄潜善和汪伯彦二人还带着随从和同僚在大明寺听老僧讲经说法。只有太监邝询伴驾。邝询接到报警,火急火燎地来见高宗。谁料高宗正与众妃嫔在寝宫嬉闹,忽然兴致来了,也不管众人都在面前,便搂着一个宫娥就去临幸,众妃嫔立即掩面而去。有两个小宫女羞得尖叫起来,高宗大怒道:“都给朕滚蛋!”那两个小宫女吓得跑到外面去了。这边高宗急不可耐,便令那宫娥宽衣解带,而后扑了上去。说不尽颠鸾倒凤,更几番云雨交欢。
再说那邝询风风火火来到寝宫,他哪里知道高宗正在做这个事。于是大声喊叫:“皇上,皇上,不好了!金军来了。”不料正逢高宗肾气正鼓,*射华,乍一听“金兵来了”四字,陡然受了惊吓刺激,恰如一盆凉水浇来,云消雨散,大汗淋漓,阳刚不举,神散气泄。高宗吃这一惊,自此落下阳痿病根,再无生养之功。这是后话。
且说邝询速报高宗道:“金兵已到天长军,且到哪里去?”高宗也来不及细问,一时顾不得许多,急披甲上马,疾驰出城。到了瓜州小镇,随行的张俊到江边觅得一只小船,此时随行的只有张俊、王渊、太监康履、邝询及护驾士兵数人。几个人挤在这只小船上,急速过江。传说的“泥马渡江”恐怕就是这一次。
由于接到韩世忠的信,高宗一行便朝润州城而来。看官记着,此时润州已改名镇江府,以后提到镇江即今润州。天黑的时候,高宗一行到了镇江府城。高宗叫张俊去见石宝,石宝见了张俊,并不去朝见高宗,只是将他们安排在了馆驿之中。
再说黄潜善与汪伯彦听罢讲经,回到扬州府衙正在用餐,忽然有个小吏大叫道:“金军已至天长军。御驾已往江边了。”汪、黄二人相顾失色,不等吃完,忙叫仆人牵出马来,翻身上马,出府门向南疾驰。隆祐太后及六宫妃嫔,一见皇上和汪黄二人已逃窜,气得大骂汪黄,幸有太监和卫士护驾,也急匆匆地上车奔走。
且说扬州百姓闻听金兵就要到了,各自扶老携幼都往江边而来。路上互相践踏,死亡无数。天元军用大船渡百姓过江,船上拥挤不堪,校尉和士兵们维持秩序也没人听从,结果又有许多人掉入水中淹死。江边的天元军将士,未接到头领指令,只能协助百姓渡江。
却说司农卿黄锷随着六宫车驾来到江边,忽有人喊道:“黄相公,来这里上船。”他正要循声登船,不料将士们误把他当做黄潜善,都拿着刀枪指着他痛骂道:“都是你这奸贼误国误民,你还想逃跑么?”黄锷正要辩解自己姓名,谁知话尚未出口,头已被将士砍掉。可怜一个同姓人,居然为奸佞顶罪而亡。
再说高宗自扬州逃跑,因当时事起仓促,朝廷所用仪仗车驾等,多被丢弃,太常少卿季陵急取九庙神主而走,出城不数里,回头望望城中,已经烈焰冲天,十分可怕,继而忽闻后面喊声大震,恐有金兵追来,急匆匆向前奔逃,慌忙中竟将那太祖等历代神主,遗失在路上。正是:急急如丧家之犬,跳墙跨坎钻地道;惶惶似漏网之鱼,冲浪跃波跳龙门。
毕竟高宗一行逃离扬州,慌忙过江,何处是落脚之地,且看下回分解。
褚先生语:金军只知有拐子马,不知有连环马和钩镰枪,战败后方知天外有天,马外有马。粘没喝好不容易将梁山主力围住,意在报仇,谁知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你说粘没喝气也不气。前有李纲,后有韩世忠,况还有圆觉大师的明察睿智,方腊的大义春秋,高宗总有去的地方。(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