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六百二十七章 传国玉玺
    冀县城外,十里之亭,公子扶苏与商鞅、范睢等大臣,捧着玉玺、兵符等象征着秦国权力的信物,与秦国的一群文武大臣,迎接到来的夏国大军。

    夏国大军挟胜利之势而来,秦国最后三郡,天水、陇西、武都,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最强势的两个秦王,秦王政和秦武王兵败被擒,公子扶苏又没有什么野心,所以街亭一败,秦国直接崩溃。

    邓艾、曹刿死活不愿接受公子扶苏、商鞅、范睢等人投降,直到张华率领在街亭决战的夏军主力抵达冀县,邓艾、曹刿带兵与张华汇合,将灭国之功,让给了张华。

    张华倒有些意外。

    在张华看来,邓艾是一个比较骄傲和贪功的人,居然忍住了平推冀县的功劳,耐心等到自己前来,着实不容易。

    “士载、曹刿,你们二人,虽然没有参与街亭之战,但你们二人率领2万精兵,从陈仓出发,沿着渭水,逆流而上,穿过秦岭,披荆斩棘,袭取天水若干城邑,动摇秦国人心,立下大功。我会令人记下你们的功劳,论功行赏,必定不会少了你们二人。”

    张华很满意邓艾、曹刿的表现。

    也就邓艾,可以带兵在秦岭快速穿行,翻山越岭,不在话下。

    这次邓艾、曹刿如此识趣,张华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多谢主公。”

    邓艾向曹刿投以感激的眼神。。

    还是曹刿会玩,虽然失去了接受秦国投降的功劳,但这样一来,张华肯定会设法补偿他们,凭借参与灭亡秦国,吞并凉州的功劳,只要将来不犯大错误,封侯是肯定的。

    街亭大战太过惨烈,直接参与街亭大战的武将,就没有一个人没有受伤。

    要是邓艾、曹刿不费吹灰之力,接受公子扶苏投降,那么其他武将估计会恨不得胖揍邓艾、曹刿一顿。

    公子扶苏跪在前方,捧着玉玺、兵符,张华翻身下马,接过秦国的玉玺,兵符。

    “秦国的传国玺!”

    张华看到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内心一惊,双手一颤。

    玉玺很小,但其意义却极其重大!

    据传,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一说用蓝田玉,一说用和氏璧,镌刻成为传国玺,为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秦始皇打算将帝国传至秦二世,秦二世传至秦三世,一直到万世,无穷无尽。

    西汉末年,传国玺因为王莽之乱,崩了一角。

    再后来,传国玺在各个朝代时隐时现,至于是不是真品,那就不为人知了。

    而张华得到的传国玺,是经过秦人认证的正品!

    没有人比蒙恬、蒙毅这些秦国武将,更加熟悉传国玉玺!

    有了传国玉玺,即能以正统自居。

    最让张华诧异的是,他居然看到了传国玉玺的属性!

    这居然是一件宝物!

    王守仁目睹秦国百姓连年征战,百姓疲惫,不禁感慨:“陇右既下,便可见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王守仁见多了乱世,依然动容。

    张华听到王守仁的感慨,对王守仁说道:“凉州疲敝,在数年之内,不宜南征巴蜀。”

    王守仁作揖:“主公英明。光武帝得陇望蜀,是因为当时,天下间没有敌手,可轻易攻取巴蜀。而如今巴蜀为汉高祖占据,秦岭山道险阻,刘邦麾下名将如云,若是贸然发兵,如有挫折,凉州必反。”

    “嗯。”

    张华沉重点头。

    秦军是劲旅,所以街亭之战才如此惨烈。

    在凉州恢复过来之前,不宜对巴蜀用兵。

    一旦伐蜀,那么位于前线的凉州百姓,必定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叛乱。

    在这个时候,秦国众多文武大臣,各怀心思。

    纵横家张仪出其不意地站出来,对张华说道:“有一人,为秦王记恨,被关于地牢之中,饱受折磨,但此人是王佐之才,明公不妨见他一面。”

    “哦?”

    张华打量张仪这个比苏代还厉害的纵横家,不知道此人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张仪是秦惠文王的丞相,但在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崇尚武力的秦武王很不喜欢这个耍嘴皮子的家伙,于是将张仪逐出秦国。

    张仪对秦武王的忠诚度很低。

    张仪只是怀念秦惠文王,这才在秦国出仕,帮助秦王政、秦武王。

    张仪此时向自己举荐人才,又是被秦王政关押在地牢之中的人才,不知道会是何人?

    “带我前去地牢,如果当真是人才,可将其赦免。”

    既然张仪求情,张华怎么也要给张仪面子。

    何况,张华也好奇张仪举荐之人的身份。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