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四百八十三章 女史官班昭(二更)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第四百八十三章 女史官班昭(二更)

    陇山,正准备大举进攻的六十万秦军,突然撤兵。

    苻坚和谋主王猛率领七十二个羌族和氐族部落的大军断后。

    “秦王政怎么突然退兵了?”

    “主公在贺兰山取胜,威胁到天水、武威等地,秦王政不得不退,以免遭到前后夹击。”

    吴起目送退潮般的秦军离去。

    巅峰的秦军与战国初期的秦军不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模仿魏武卒打造出来的秦锐士,不比魏武卒逊色。

    秦军主将王翦,老重持成,难以找到他的破绽。

    “秦军占据西凉,如果无法集中兵力,想要吞并西凉,不是一件易事啊。”

    吴起见识秦军的勇猛之后,知道想要攻略西凉,还要花费不少功夫。

    其他方向的强敌,牵制了夏军大量兵力,否则集中兵力攻打西凉,那么以秦军的兵力,实际上是很难抵挡的。

    张华的势力,犹如三国鼎立时期的曹魏,需要分兵,同时对付蜀汉与东吴、鲜卑、辽东。。

    天水郡,张华得知秦王政从陇山退兵,前来与秦武王汇合,于是停止进攻秦武王。

    六十万秦军,还是很有威胁力的,再加上秦军主将王翦、王贲、蒙骜、蒙恬,以及苻坚、王猛等人,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被秦军击败。

    “王翦、蒙恬,都是难以对付的名将,苻坚、王猛这一对君臣组合,也是难缠。他们与秦武王合兵,就有八十万秦军。在他们后方,还有商鞅源源不断提供补给。以局部兵力,想要平定西凉,殊为不易……”

    张华驻兵李元昊修筑的天都寨,厉兵秣马,消化李元昊的地盘。

    李元昊的领地,也有几百万人口,且李元昊收留了不少游牧部落,可以做到二丁抽一这种穷兵黩武的地步。

    如果消化李元昊的地盘,可以获得几十万仆从军。

    驱使几十万仆从军进攻西凉,发生损失,张华也不会心疼。

    秦王政、王翦从陇山退兵,相当于解了陇山之围。

    张华顺便在贺兰山一带种田和放牧,扩充兵力。

    在张华派出远征军团,支援归义军时,一支归义军小队,护送马车,途径黑水城,进入贺兰山一带。

    沈万三有意安排东汉定远侯班超的妹妹班昭,送至张华手中,得以在将来收服班超。

    “这里还不是关中……”

    班昭下了马车,看到此地的景色,知道距离关中还有一段路。

    “班超之妹班昭?”

    张华对这个人,倒是有些印象。

    班昭是古代少有的女史官,乃是东汉大儒班彪之女。

    她的两个兄长,一个班固,一个班超,都是名人。

    而且班昭还参与了续写《汉书》。

    在古代识字都算是文化人,而编纂史书,功力更高。

    张华也知道沈万三将班昭送过来是什么意思。

    班昭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班昭的兄长——定远侯班超。

    班超定西域,拥有超过90的统帅值,绝非浪得虚名。

    班超、班昭是关中人氏,所以班超执意要将班昭送回关中,落叶归根。

    “我已令人在长安城,备好了府邸,还请班昭姑娘在此地短暂停留之后,前往长安城。想必你的兄长,会乐意于看到你在长安城定居。”

    张华为了在将来拉拢定远侯班超,于是专门在长安城,为班昭准备好府邸。

    “有劳大人,但小女子希望可以随军,以春秋之笔,记录历史。”

    班昭却希望成为班固一样的史官。

    “……”

    张华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古怪的要求。

    史官这种职业,还真的必不可少,否则没人知道历史的真相。

    不过因为史官是后人,所以也未必知道真相和细节。

    即使是当事者,也因为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

    但有一点是史官的价值,那就是基本的大事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比如赤壁之战,曹操输了,就是输了,即使史官也无法改变这个基本的事实。

    “随军的史官,或许会有性命之危,要是你因此出事,我恐怕无法向班超交代。”

    “这是我的意愿,与我兄长,又有何干?”

    “罢了。”

    看到班昭一脸倔强,张华也不好拒绝她的要求。

    何况,张华势力,确实缺少一个合格的史官。

    总有人要记载历史,传承文明。

    华夏一脉相承,就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记载历史,使得历史延续下来,不会因为蛮族进犯而中断。

    “你们负责保护班昭姑娘。”

    张华安排一小队士兵负责保护班昭,让班昭得以亲自见证历史。

    有了史官,君王还要注意自己的德行,以免被记录下来。

    虽说,张华并不在意后世怎么评价就是了。

    张华在天都寨的领地石碑,看到班昭的人物面板。

    “在下陈庆之,这位是邓艾、马超。”

    “久仰大名!里面请!”

    第二任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早就听说过陈庆之、邓艾、马超等古之名将的名声,激动不已。

    张淮深设宴招待前来支援归义军的陈庆之一行人。

    陈庆之带来差不多五万骑兵,对归义军来说,无疑是一股不弱的助力。

    何况,带队的是古之名将。

    “西域烽火四起,粮草吃紧,只能略备酒菜,还请各位见谅。”

    张淮深只是设下简单的酒食,颇为尴尬。

    陈庆之反而对归义军产生好感。

    张淮深没有在后方享乐,而是积极往前方运输粮草,与一般的武将不同。

    归义军在众多诸侯之中,算是一股清流,没有割据一方的打算,只是致力于收复被游牧部落占领的领地。

    邓艾问道:“前方如何了?”

    张淮深神色凝重:“亚历山大、郅支单于、阿史那土门、苏禄,这几个强敌相互勾结,从天山入寇西州,他们的骑兵,数以十万计,即使高仙芝的安西军,也不敌这伙胡人。我估计西州的局势,一样危急,不好防守。”

    “几十万骑兵……”

    陈庆之、邓艾、马超的脸色都相当凝重。

    攻打西域的游牧骑兵,数量达到了几十万,这可不是一个很少的数量。

    如果双方武将水平差不多,那么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兵力。

    即使双方武将有差距,绝对的兵力优势,甚至可以弥补武将的差距。

    活跃在西域的游牧部落首领,都是天生使用骑兵的武将。

    一个归义军武将盔甲破烂,浑身淤血,闯入筵席上:“大人,节度使在西州兵败,已经舍弃西州,迁徙西州的居民,前往伊州。因为节度使携带平民,被阿史那土门的突厥骑兵追上,又被击败!”

    “什么?”

    张淮深听说叔父张议潮被击溃,大惊失色。

    “我们前去接应吧。”

    陈庆之、马超等人,也不顾接风宴,而是起身,去救张议潮。

    他们这些武将,时刻准备征战,即使这一刻还在谈笑风生,下一刻就可以披甲上阵。

    “打开城门!”

    张淮深率领三万归义军,与陈庆之、马超出城。

    大量骑兵离开绿洲,进入戈壁。

    西州城,横尸遍野,马其顿骑兵、波斯骑兵、突厥骑兵、匈奴骑兵烧杀抢掠,以此泄愤。

    归义军和安西军,给他们各个部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烧杀抢掠,难以形成有效的统治,反而会惹怒他们。但在匈奴、突厥与汉人之间,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方。匈奴、突厥全民皆兵,是很好的骑士。”

    亚历山大目睹西州城沦为人间炼狱,无动于衷。

    虽然亚历山大想要在这里建立新的帝国,但他必须考虑匈奴人、突厥人的意见。

    亚历山大手中的马其顿士兵太少了,只能依赖西域的游牧部落。

    阿史那土门、苏禄这些枭雄,相当于自己部落的皇帝,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不见得对亚历山大言听计从。

    对他们这些草原枭雄而言,亚历山大属于来者。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s://m.biqusan.com,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