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之暴君颜良 >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楚之旗,插遍中原
    午后时分,颜良率后续兵马,进抵了铜乡城。

    驻马于城外,颜良远观敌城,张辽拱手道:“大王,此城城墙低矮,城防极弱,请大王一声令下,臣等率大军四面攻城,不出一个时辰,必可将此城夷为平地。”

    颜良只微微点头,却并没有应允张辽所请。

    眼前这小城城墙低矮,士卒甚无需借助攀城器械,徒手就可以爬山上城头,而城中的赵云,只有残部不到两三千,颜良只消一声令下,他的五六万大军四面攻城,顷刻间必可以这城池,连同城内的残敌夷为平地。

    这一点,颜良自然是深知。

    不过,颜良也知道,以赵云的性格,城破之后,必会誓死而战,战到流尽最后一滴血,用战死沙场来保全他的英名。

    倘是那般,颜良大费周折设下的这条计策,岂非白费。

    沉吟片刻,颜良冷笑一声:“留下万余兵马围城,其余大军尽往濮阳,等灭了张飞之后,再来收拾此城吧。”

    颜良当然不会忘记,他和赵云可是有赌约在先的。

    颜良就是要把赵云困在此城,围而不攻,让赵云看看,刘备那大耳贼,是否会来救他这一支孤军。

    而前番赵云据有白马城要地,兵马有一万之众,颜良必须留有大军围困,眼下以赵云的处境,颜良只需留万余兵马,便可轻易的困死赵云,自然更不必急着破城。

    号令传下,颜良便留蒋钦率一万兵马,包围铜乡城,困住赵云,他自己则尽起大军。前往与进攻濮阳的军团会合。

    与此同时,颜良又传令给潘璋,命他趁势扫荡了白马城,尽快肃清后方。

    赵云的出击,带走了六千多兵马,此刻白马城中只余下不到四千的兵马,未等潘璋攻城,城中残余燕军便开城献降,楚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白马城。

    至此。东进的道路就此被打通,楚军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濮阳而去。

    濮阳城中的张飞,原还想着楚军半数兵力被牵制,想要趁着濮阳城西楚军兵力不足时。倾尽三万步骑发动一次反攻,一举击破楚军。

    但就在张飞还在酝酿着反击计划时,却转眼就收到了白马失陷,赵云兵败被困铜乡小城的噩报。

    计划破灭的张飞,惊骇不已,只得打消了反击的企图,即刻将这情报发往了北岸黎阳。向刘备请示当如何是好。

    黎阳城,燕军大营。

    王帐之中,刘备正负手踱步,不安的等待着南岸的消息。

    诸葛亮却轻摇羽扇。一派淡然自信。

    见得刘备焦虑不安,诸葛亮便笑着宽慰道:“大王莫要太过担心,子龙智勇双全,相信只要他肯受命出击。必可一战功成,烧了颜贼的粮草。”

    “军师竟如此信任子龙吗?”刘备回过头来。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忽然意识到,他方才把话说得是太满了,此前计策失算的例子,数不胜数,倘若这次有万分之一的意外,岂非给自己惹不痛快。

    念及于此,诸葛亮便叹道:“除非当真如传闻那样,子龙消极怠战,不肯尽全力,那样的话,这次的突袭白马津之战,或许才会有异数。

    诸葛亮这番话就聪明了,言外之意,总之我诸葛亮的计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出了问题,那也是赵云自身的问题。

    “嗯,希望子龙能深明大义,不要因个人的喜怒,影响了王的大局吧。”刘备叹息一声,那般表情,显然是信了诸葛亮之词。

    正当这主臣二人议论时,陈到匆匆而入,拱手道:“启禀大王,翼德将军从南岸送来了最新战报,白马之战有结果了。”

    那君臣二人,神色均是一震,神经同时都紧绷了起来。

    刘备看到陈到阴沉的表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却仍故作镇定,只拂袖问道:“结果怎样,说吧。”

    陈到干咳了一声,默默道:“子龙奉命出击,夜袭白马津,结果却为楚军所败,率残部逃至铜乡城被围,目下楚军已趁机攻陷了白马城,十余万主力已尽压向了濮阳一线。”

    大帐中,霎时间一片死寂,只余下那急促的喘息声。

    刘备脸色铁青,胸膛起伏难平,眼眸之中迸射着惊愤之色,仿佛不敢相信陈到所报是真。

    纵然是诸葛亮,也是满心惊诧,脸上更闪过羞愧之意,似是在为自己的计策,再次为颜良所破,而感到尴尬。

    只是,诸葛亮的羞愧,却统统藏在内心里,表面上,他看起来仅仅是有些惊讶而已。

    诸葛亮悄悄瞅向刘备,却见刘备脸色涨红,似乎正有无尽的愤怒,随时都可能爆发。

    诸葛亮的心中,微微的一寒,不及多想,便是叹道:“看来还是被臣不幸言中了,子龙果真是消极怠战,不但错失了大好战机,还使我们整个南岸防御形势陷入了被动。”

    刘备正有一腔愤怒无处发泄,听得诸葛亮这番话,顿时是勃然大怒,恨恨骂道:“赵云啊赵云,亏王直对你信任,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候,你竟然以私废公,实在是令王失望之极。”

    “大王息怒,此事臣也有失,毕竟子龙出镇白马城,乃是臣所推荐。臣原也以为子龙乃公私分明之辈,却没想到,唉~~”

    诸葛亮叹息一声,满是自责,深深一躬身,拱手道:“臣荐人有误,请大王责罚。”

    “此役失利,非军师之罪,军师何必请责。”刘备气消了几分,将诸葛亮扶了起来。

    诸葛亮这才暗松了口气。

    “军师,南岸形势到了这般地步,王当如何应对才是?”刘备焦虑的问道。

    诸葛亮沉吟半晌,默默叹道:“如今白马城已失,颜良大军得长驱直入,濮阳城只怕势难再守,亮以为,到了这般地步,为了保存实力,也只有壮士断腕了。”

    壮士断腕?

    刘备只觉臂上一麻,仿佛自己真被砍断了一只手臂似的。

    “怎么个断法?”刘备沉声问道。

    诸葛亮羽扇指向地图,缓缓道:“目下贼军的水师,只阻截了白马至延津一带的河面,濮阳一带的河上,尚未见大批敌方水军。亮以为,大王当速命翼德,尽率南岸之军,星夜撤往北岸,唯有如此,才能抢在楚军完成全围之前,成功的保全三四万的生力军。”

    诸葛亮改变了初衷,已是建议刘备放弃南岸。

    这也没办法,如今南岸的形势,已完全不利于燕军,诸葛亮若还奢望着保住南岸之地,为将来反攻夺还徐州作着梦,那他就有可能要断送到张飞的四万青兖军团。

    那个时候,他又如何在刘备面前自处。

    为了保住眼下的地位,诸葛亮只能选择,含恨放弃了坚守中原的计划。

    刘备陷入了沉默,灰白的脸上,涌动着万般的不甘,弃了中原之地,于他而言,无异于割肉之痛。

    沉思了半晌,刘备咬着切,恨恨道:“罢了,传令下去,命翼德速率青兖军团,即刻撤往河北吧。”

    “大王英明。”诸葛亮拱手一赞,忽然想起了什么,忙又道:“那赵子龙的一路孤军呢?”

    一提起赵云,刘备心中就来气,拂袖道:“中原失守,全是他所导致,他若有命突围便罢,若不然,由他自生自灭去吧。”

    听得刘备这话,诸葛亮没再说什么,只暗暗的松了口气。

    ……

    白马失陷的消息,袭卷了青兖诸城,对沿岸那些尚自顽抗大楚兵威的诸军,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而此时,濮阳城中的张飞,已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准备与濮阳城共存亡。

    便在这时,刘备王令却到,命令张飞和南岸诸军,即刻弃城渡河,撤往河北。

    张飞心中虽有万般不甘,却不敢违逆刘备的命令,只能含恨的下令弃城而逃。

    一连数天的时间里,从甄城到濮阳,各地的守军纷纷弃城而逃,近四万多楚军,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逃往了北岸。

    颜良原计划是将南岸燕军,尽数歼灭,但刘备撤得这么干脆,多少出乎了他的意料。

    当颜良收到情报,命水军即刻东进,封锁濮阳一线河面时,大部分的燕军已是逃往了北岸。

    不过,这小小的一点失算,对颜良此战的收获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

    从最东面青州一线临淄,到历城、东阿,再到兖州的甄城和濮阳,绵延千里的黄河沿岸诸城,已尽为颜良所有。

    这也就意味着,经过多年的血战,颜良终于把刘备的势力,彻底的逐出了黄河以南,整个中原,如今已尽为颜良所有。

    当南岸诸城,尽皆插上了大楚的旗帜时,在重重包围之中,尚有一座孤城,仍树立着燕国的旗号。

    那座孤城,自然便是赵云据守的铜乡小城。

    颜良进驻濮阳,休整了数日后,便又亲率大军,浩浩荡荡的前往了铜乡城。

    颜良抵达了铜乡后,便派了数名来不及撤走的濮阳降臣,前往铜乡去见赵云。

    颜良令这些降臣们转告赵云,告诉他张飞已撤,他赵云已被刘备抛弃的事实,劝说赵云不要再执迷不误,当履行赌约,开城归降我颜良。